美国科学院院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EmilRUnanue在PCM发表综述——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中的抗原识别:奠定发病基础的新通路(AntigenRecognitioninAutoimmuneDiabetes:aNovelPathwayUnderlyingDiseaseInitiation),总结了在自身免疫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抗原呈递现象的产生和作用机理,提出了关于T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新通路,并讨论了相关研究对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启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并免费下载PDF)。
自身免疫型糖尿病,又叫Ⅰ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自身免疫疾病。疾病的特点是机体自身的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浸润胰岛,从而损坏胰岛素分泌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产生高血糖及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目前的治疗手段以补充胰岛素为主,没有以针对病因治疗的根治性措施。Unanue教授在综述中针对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激活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在多个淋巴器官中识别由胰岛素分泌细胞中释放的含有关键抗原表位的分解代谢多肽片段(图1)。
图1 Ⅰ型糖尿病发生的两种抗原呈递途径
近期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在生理条件下会产生并释放在分解代谢中形成的多肽片段。这些多肽片段含有能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s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