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5日,年度(第十六届)上海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答辩会暨上海医学科技奖奖励委员会委员医院教学中心举行。
本次会议对39项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的科研项目进行了评审及表彰,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潘萌教授、郑捷教授主持的研究成果—“天疱疮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的临床新应用”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天疱疮是一类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大疱性皮肤粘膜疾病。其中,寻常型天疱疮在所有类型的天疱疮中最为多见,病情也相对较重。患者皮疹可累及全身,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面,严重者甚至体无完肤,生活质量极低。
天疱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缺乏早期诊断及理想的治疗手段。在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天疱疮的死亡率高达75%,随着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伴随着长期使用激素后逐渐显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使得天疱疮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很多患者不是死于疾病的本身,而是死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因此,如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并建立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迫在眉睫。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由潘萌教授领衔的天疱疮课题组在数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序贯资助下对天疱疮抗原、抗体的致病性及其免疫调控网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局部皮损处的特异性B细胞的功能,补充了天疱疮循环抗体致病的理论。更进一步筛选可能的致病靶点,为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研究治疗的新手段奠定基础。制定并推广了优化、规范的临床路径及治疗指南,促进了学术进步、学科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邹雅茹
编辑: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