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0-1-14 15:12:24 点击数: 次
三伏天了,一年中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期,你有木有张罗着调理自己的身体啊!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入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初伏: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7月27日至8月15日末伏:8月16日至8月25日什么是三伏天灸天灸,又称药物灸、发疱灸,与针灸疗法类似,是穴位刺激疗法的一种。它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性的中草药材,如毛茛、白芥子、吴茱萸、威灵仙等,捣烂或制成膏、散、糊、丸等不同剂型,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疱,通过药物的刺激和吸收作用,通经入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调整阴阳,从而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是天灸的最佳时机!三伏天灸适应症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体虚反复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2.脾胃疾病:胃痛、慢性腹泻、厌食、消化不良等;3.其它: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三伏天灸不适宜人群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3.贴敷穴位有局部皮肤破溃者;4.妊娠期妇女、经期、或有其它病症的需咨询主治医生。注意事项: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以能耐受为度。一般人敷贴后的皮肤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皮肤起泡不用怕,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一般来说,三伏天灸一年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也可在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三伏天不注意保养也容易有健康隐患,爱开空调、贪凉食,很容易导致寒气、湿气入侵导致冬天更加怕冷、手脚冰凉。
*本文转自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白癜风的医院治愈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