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婧主讲:母义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刘婧:从一个意想不到的病例说起,六十六岁的王大爷平时有运动的习惯,入夏后的一天,他吃了冰箱的凉菜有点腹泻,但自觉体力还可以,就喝了两瓶能量饮料后,在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出门运动了,没想到运动过程中满头大汗,逐渐精神萎靡,最后竟然意识医院!让急诊医生和家人都大吃一惊的是,王大爷并不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而是糖尿病一种死亡率高达50%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到底王大爷哪些细节没有注意,才引发了如此可怕的后果?糖友入夏后,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要警惕哪些“陷阱”,才能保证血糖平稳、健康度夏呢?
母义明:夏天来了,糖友们的陷阱也来了。夏季总体血糖易平稳,但要小心极端情况。所以今天把陷阱两个字说出来,要大家千万小心一些极端的事情发生,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夏季血糖容易平稳,但不要放松警惕。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人群容易忽视,但应该警惕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它往往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而且在夏季气温高、暴晒严重、补水不足、腹泻后脱水的情况下多发,尤其是对自己的血糖情况并不太上心的糖友,更容易中招!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发生时的早期表现多为腹泻、恶心、呕吐等类似中暑的症状,进展后则会出现意识不清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经常与脑血管意外相混淆,不及时纠正死亡率非常高!死亡率高达50%,却容易被忽视。
酮症酸中毒是多见于Ⅰ型糖尿病,或者是胰岛功能特别差,他的胰岛功能是正常人的5%不到,分解出一些酸性代谢产物,所以叫酮症酸中毒。你看它的特点是高渗,这个高渗你能理解吗?
病案王先生;出现了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生化检查:血糖36.5毫摩尔每升,电解质:钠,氯毫摩尔每升,渗透压毫摩尔每升,血压收缩压90,舒张压30毫米汞柱。(渗透压就是血液浓缩还是稀的情况。渗透压越高,血液越浓缩)。渗透压越高后就会出现脑细胞萎缩,心脏细胞萎缩。所以这种并发症,在老年人中易发。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2、夏季多发,(与进水不足,暴晒后脱水,误饮过多含糖饮料等有关)。3、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病前没有糖尿病史,或仅有轻症糖尿病史。
糖友不晒太阳更不利于控糖!因为一种和胰岛素功能关系密切的维生素将受到影响!最近有许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其实在人体当中,有许多的作用。当然维生素D最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没有维生素D是不能吸收钙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保护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因维生素D的作用靶点是胰岛细胞上就有,胰岛细胞的分化、发育也需要维生素D,所以它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另外,现在发现,就是这个胰岛素的作用,维生素D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的分泌必须要有一个钙离子的通道打开,它才能分泌胰岛素。没有这个维生素D,那么这个钙离子哪里来啊。所以缺了维生素D,这钙离子本身也是缺乏的对吧,所以他们是相关的,最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糖尿病患者很多人都缺乏维生素D。当维生素D补充平衡后,那他的血糖也开始平衡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维生素D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细胞的功能都是有帮助的。最近几年的研究,对糖尿病人补充维生素D之后,能够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我们讲了那么多维生素D,那它哪儿来呢?“晒太阳,食物补充”。
晒太阳,选择时间段很重要,除温度还有湿度。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尤其应避免暴晒情况。
维生素D正常值:25以上,小于10严重缺乏。你对自己的维生素D在体内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吗?
夏季运动多、出汗多、食欲差,糖尿病人群尤其如此,那么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少吃控糖,还是应该尽可能选择口味重的食物开胃、避免营养不良。
对白米粥肯定是不会喝的,因升糖指数高而快。喝一些燕麦或薏米等粥为好。对油饼不能乱吃。炸鸡也不能乱吃。还有烧烤也不能乱吃。一杯碑酒就是一杯糖水,所以也不能乱喝。只会适当的喝一点高度的白酒,因酒精它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1升12度的(指麦芽糖度数)一瓶碑酒(瓶装一斤)=毫升的牛奶=克瘦肉=克面包。研究表明:烧烤和油炸的东西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升高影响最大,因油脂类东西就是让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甜食摄入高与糖尿病发生及空腹血糖异常有关。爱吃麻和辣的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呈反比。麻辣口味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治疗药物调节的建议:
不主张自行调整药物。理由:低血糖,血糖波动大
胰岛素(特别是短效和预混胰岛素)
磺脲类药物(格列类,格列苯脲,格列奇特,格
列美脲,格列喹酮等。
可以微调药物。理由:低血糖风险小。
二甲双胍(普通片,缓释片和肠溶片等。
糖甘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片和伏格列波糖等。
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度拉糖肽等。
无需调整药物。理由:只需服一片,低血糖风险小
DPP-4抑制剂(列汀类:西格列汀,利格列汀,少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
SGLT2抑制剂(列净类: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和达格列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