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风湿疾病的影响及补充益生菌的意义
本文作者:郭静
人体的肠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群落栖息,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些微生物统称作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免疫、生物拮抗和抗肿瘤等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在风湿疾病中也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风湿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守门户,是跟各类病菌打仗的,是保证机体不感染的重要保障。在免疫系统在消灭病菌的同时也启动了免疫耐受系统,以便在病菌清除后消除,机体恢复正常。如果免疫耐受缺陷,在病菌被消灭后不能抑制这一免疫炎症过程,造成过度免疫或者交叉免疫破坏正常组织,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过程和原来感染的病菌没有关系。这就是为何即使卫生习惯非常好,身体也会有各种自身免疫炎症的原因。所以免疫平衡才可以抵御所有疾病!简单的说免疫平衡就是Th17和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Th17细胞是免疫活性细胞,在消灭病菌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起到了主导作用,Treg细胞是主要的免疫耐受细胞,能抑制免疫过程。Th17细胞过高或Treg细胞过低,尤其Treg细胞的减少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可以导致机体器官和组织的破坏,诱发一系列和免疫相关的疾病。近期的很多研究证实了Treg细胞数量减少的事实,改变了我们对以往免疫功能紊乱的认识,提出了“免疫调节”治疗的理念,诱导和恢复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纠正免疫耐受缺陷,恢复免疫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进一步追踪发现研究Treg细胞减少的原因和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
现在也有学者提出,肠道菌群直接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在对小鼠的研究中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粘膜细胞损害,肠道粘膜屏障破坏,导致粘膜下层树突状细胞功能紊乱,使Treg细胞减少,造成免疫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研究发现,如果小白鼠的肠道菌群缺失,它们的免疫系统就无法正常发育,各种T细胞的比例完全失调,其中Treg细胞也分化不全,使免疫系统不但对病原的抵抗力低下,还会使免疫耐受缺陷,变得敌我不分,从而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病。
健康的肠道菌群是防范许多疾病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潜在风险。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是人类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关键在于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够调节人类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人体健康。肠道内的益生菌能帮助人体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叶酸以及食物中没有而人体又必需的维生素,更重要的是益生菌消化膳食纤维后产生的丁酸、醋酸等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Treg细胞的增长,诱导和恢复机体免疫耐受,使免疫达到平衡,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控制。益生菌也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促使粪便尽快排出体外,减少有害毒素对肠壁的刺激,有利于清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大量研究和医疗实践发现,应用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补充人体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恢复免疫平衡,从源头上使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益生菌对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如此重要,而选取有效的摄取方式是保证益生菌发挥最大功效的保障。在摄取益生菌的时候,让其数量增加,可以“种”,也可以“养”。“种菌”就是直接口服益生菌,目的是让活的益生菌在肠内安家落户、传宗接代。“养菌”首先从饮食入手,少吃主食以及含糖含淀粉多的食物,并且主食上要以粗粮为主,但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主食以细粮为主。细粮是全谷类的粗粮去掉了麸皮剩下的部分,主要成分是淀粉,即糖类。麸皮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可惜全部抛弃了,因而细粮只提供了热量,没有提供辅助热量代谢的微量元素。总的来说,越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数越高,大米白面的血糖指数与白糖相当,顿顿吃细粮就像顿顿吃白糖一样,猛烈带来血糖冲击,促进了有害菌的生长。所以减少细粮,就减少了有害菌的生长,消除过度生长的有害菌对益生菌生长的制约。应该多食蔬菜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保证益生菌繁殖所必需的原料,其次也可以补充益生菌喜欢的食物—益生元(低聚糖类),给它们创造一个好的营养环境,让它们能快速繁殖,“压”过有害菌的势力。当然,“种”、“养”结合,肠道就能更快地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调节肠道菌群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和维持缓解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药,以达到长期的缓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