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应做好各项预防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温馨提醒: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不去或少去。
家长需知
1.如孩子出现发热、咽部疼痛、手脚出现疱疹等症状,请医院就诊,并及时把就诊病历告诉班主任,发烧幼儿需退烧后48小时才能回园;
2.如幼儿园保健员晨检时发现孩子出现口腔疱疹、咽部红肿较严重等不适宜上学的症状,请家长医院就诊,并把就诊病历发给班主任,根据医嘱做好孩子的喂药和护理;
3.如孩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请及时把病历发给班主任,幼儿园能及时做好班级物品消毒工作;孩子根据医嘱服药和护理,隔离14天后到大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开具返校痊愈证明,方可回园。
每年的4~7月和9~10月是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的高发期,要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家园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