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维生素D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17-2-5 15:30:44   点击数:
 

骨质疏松症在医学上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的发生不知不觉,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病人常无症状,等感到腰酸背疼、腰弯驼背、身高变矮、稍遇外力即易发生骨折时,方回过神,却又常常被误认为是人老骨脆使然,因而不像那些立即危害生命的疾病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约1/2-2/3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近1/3确诊为“骨质疏松”。但临床上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视与认知均不够。

脆性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骨量减少(骨密度:-2.5<T≤-1.0)并伴有一项以上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骨密度:T<-2.5)的糖尿病患者应在积极控糖、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的基础上,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治疗。

骨吸收抑制剂

二膦酸盐

此类药物具有强力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的作用,使骨密度增加。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因其对血糖、血压有不良影响,因此,对绝经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须慎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二膦酸盐或降钙素治疗。

骨形成促进剂

甲状旁腺素(PTH),它是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激素,可以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及活性,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适用于合并骨折的严重骨质疏松症。

补充钙和维生素D

钙剂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石,各种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均须以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和钙为基础。

(1)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之一。补钙的方法主要有食物补钙(如食入鱼虾类、饮牛奶及富含钙的食品)和药物补钙(如口服钙剂或含钙营养品等)。

(2)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另一个基本措施。单纯补钙的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患者缺乏维生素D,摄入的钙则不能被有效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提高血钙浓度,并促进钙在骨骼中沉积,为骨矿化提供原料,促进骨形成。

预防与治疗密不可分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合理的膳食、充足的阳光和运动等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

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关键。鉴于胰岛素在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该病患者尽可能地采用胰岛素治疗,避免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的降糖药物。

平衡饮食

糖尿病患者,既要合理控制饮食,又要保持营养均衡。过度节食会导致钙、磷等矿物质摄入不足。糖尿病患者应当饮食多样化,尽量多吃些含钙高的食品。如果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D,摄入的钙就不能被充分吸收和利用,就只是吃了钙,而不是补了钙,因此要同时注重补充维生素D。

增加户外运动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

生命在于运动。如慢跑、步行、游泳、爬楼梯、打太极拳等对糖尿病患者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而且可以促进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及机体平衡协调能力,预防骨质疏松,防止跌倒骨折。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骨质疏松患者大有裨益。目前已有研究显示,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同时提高骨密度,改善肌力,从而减少骨折和跌倒风险。

(来源:内分泌时间)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hbyx/8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