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原创稿件
文/赵桂香
“眼下正值冬季,医院皮肤科门诊又排起了长队。在冬季,哪种皮肤病更容易发生,发病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一、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在皮肤病学指的是临床上无原发皮疹,且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通俗的讲,患者的皮肤从外观看来完全正常,只是主观感到瘙痒。皮肤瘙痒症发生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内部疾病(糖尿病、甲亢、肝病和肾病),变态反应及外界因素刺激等有关。在排除了内科疾病引起的瘙痒症后,皮肤科处理的一般是单纯的皮肤瘙痒症。
?疾病要点:
1)外部因素:天气变冷、干燥,北风刮大
2)发病特点:阵发性瘙痒,但是没皮疹
3)加重因素:每天用热水香皂洗澡
?根据上面这3个特点,皮肤科医生就会考虑这位患者很有可能是皮肤瘙痒症。给这些患者的建议是:
1)洗澡水温不要过高,次数不要太勤。过多的清洗会使皮肤失去皮脂膜的保护,增减神经的敏感性,会有瘙痒的感觉。瘙痒难以忍受,不停的搔抓又会加重皮肤屏障的破坏。
2)注意保暖,尽量穿宽松、浅颜色的纯棉或天然织物衣服。
3)注意皮肤保湿,最好不要用香皂洗澡,洗完澡后趁身上水分没有完全干透前,全身应用保湿霜或护体乳。
如果自行处理一周后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出现红斑、裂纹等皮疹,或者有其他不适,医院就诊。
二、荨麻疹
老百姓一般称呼为风疹块或风疙瘩,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单一风团一般可在24小时内消退,可反复发作。通常食物,药物,动、植物刺激容易诱发荨麻疹,而在冬天因为气温寒冷诱发的,很有可能是寒冷性荨麻疹。这种情况可能是与生俱来,具有遗传倾向,也可能是后天获得,伴随其他疾病。
?建议
1)到了冬季,节日较多,聚餐往往也较多,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酒。
2)如果发作很轻微,建议避免冷空气、冷水,避免冷饮,注意保暖。
3)最根本的治疗是尽量寻找病因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控制。中药可以改善荨麻疹病人的体质,通过自身的免疫调节增强对过敏物的耐受性,配合西药的使用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如果皮疹发作时间长或频繁出现,医院就诊了。医生会更仔细询问病史,包括这次发病情况、是否伴发其他不适,以及家族史在内的一系列情况,同时会为你安排相应的检查,包括感染性,风湿性,冰块试验、过敏原检测等检查。
三、带状疱疹
冬季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也较高。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疼痛明显,愈后极少复发。本病传染性很小,带状疱疹患者不能直接传播带状疱疹病毒,但能在易感人群中造成水痘流行。其传播途径仍为“皮肤-空气-呼吸道”。小儿感染VZV(初发感染)临床表现为水痘,成人表现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感染在成人约占10%~20%,但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多见。如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月经期、感冒、局部外伤、部分系统疾病和急、慢性传染病及中毒等为常见促发因素。一般患者发病前,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疱疹初起时为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疱浆混浊而吸收结痂,1~2周脱痂,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常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越中线。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疹后的神经痛持续较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半年以上。
?预防护理
1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寒暖交替时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3、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4、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
另外,其他的秋冬季高发的皮肤病还有:冻疮,和皮肤局部寒冷潮湿有关;特应性皮炎、鱼鳞病、毛周角化症,由于皮肤干燥缺水症状恶化;银屑病则可能和上呼吸道感染、晒太阳少、皮肤干燥有一定关系;水痘、风疹、麻疹,主要是因为通风不良,呼吸道易受病毒侵袭;。这几种皮肤病都容易在冬季发作或者加重。
总而言之,秋冬季是寒冷、干燥、日晒减少、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的时节,因此避免上述诱发因素,健康度过秋冬季。
作者系医院
皮肤科护士长
本期责编:刘冠楠
感谢您对医院官方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