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听诊器去哪儿了麻醉Medical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4/5/29 9:31:10   点击数:
 在过去,听诊器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医生专属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令人惊讶的是,最近几年很少有医生随身携带听诊器了。难道有新的工具替代了吗?这和我们印象当中的记忆不太一样啊:我们记忆当中,到医院看病,医生总是让把衣服掀起来,尽管医生有意的用手捂热了听诊器,不过听诊器头挨着皮肤还是挺凉的……,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记忆。为什么医生都不愿意随时带听诊器了?我们分析一下原因:1.绝大多数的医生都不会使用听诊器了!吓人吧?有好事者可以细心观察以下,从入院到出院,有没有医生来听过你的肺。这也许是大家都不携带听诊器的最重要的原因。2.确实已经有了替代工具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大量的应用到疾病的诊疗当中。尤其是,智能化、便携式的检查设备更是备受医护欢迎。如小型超声设备用于床旁诊断、用于医护进行动静脉的穿刺、用于麻醉过程中的辅助气管插管等,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替代听诊器方面,超声探头可以探测到胸腔内是否有积液、肺组织是否有水肿、是否有气胸、血气胸、肺大疱……。各种形状或者用途的探头研发,也在表明超声探头厂家也在极力的想去替代包括听诊器在内的老式诊疗工具。3.“没有时间听诊”我们刻意用双引号将这句话引上,目的是,我们问一下内心:真的没有时间吗?大家先别着急拍砖,容我解释。我的答案是,绝大多数医生都应该有时间。对于大型医疗机构,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病人,每个医护人员上班12个小时也没办法干完当天的工作,晚上9、10点钟下班是家常便饭。为了能让下一个坐火车来的或者排队一天的病人能够看上病,只能压缩每一个病人的看诊时间。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不得不依赖相关辅助检查来辅助诊断病情。而在看诊过程中要进行一套几十分钟的完整体格检查,对于医患双方来说都是强求。因此,我们建议:如果病人在常规检查方面没有特殊情况,通过问诊、病人主诉也没有明显特殊情况,依靠现代化诊疗设备提高诊疗效率无可厚非。但如果发现病人有特殊情况,一定要进一步追查原因,包括拿起听诊器亲自体检。对于不太繁忙的医疗机构,正常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体格检查。多一份细心或多一些“临床”检查,可能会发现疾病的细微不同。不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对于医护自身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哪个医学专家是看书长大的,救治过多少病人、认真对待过多少疾病,决定着医术水平有多高。这里尤其要建议年轻医生,一定要“临床”,病人是你的老师,你所有的成长都由他们决定。一千个、一万个病人听诊没有问题,但如果有一个异常的,被你抓到了,你就是顶级专家行列的。因此,一定要听诊!在手术麻醉中,听诊器的地位更不可替代。尽管现在有可视喉镜、有超声引导插管、有呼气末二氧化碳等仪器设备辅助插管或确认插管结果,但这些电子化的设别使用起来远没有听诊器方便,也会发生电路故障,而听诊器更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相对靠谱。因此,建议大家随身携带听诊器,每个病人都尽量听诊。另外,也有很多疾病是现代化仪器设备无法检测出来的。因此作为病人,一定要尽可能详细告知医生所有的患病情况。医生是人、不是神,一旦漏诊,受伤最大的是自己的身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lczz/9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