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的健康小贴士远离手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1-3-29 14:32:52   点击数:
 

家长朋友们,了解传染病甄别特点,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陪伴和帮助孩子适应“花开疫散”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非常学期,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为您准备预防春夏季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提示,请您用心阅读,无论现在您的孩子是已经复课的初三学子,还是处于准备复学期的“神兽”宝宝,掌握这些知识,都将助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手足口病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多种型别均可引致,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最为多见,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危害较大。该病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2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和隐性感染者。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都可能被感染。

3手足口病的一般症状

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4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二、疱疹性咽峡炎

1概述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有传染性,以粪-囗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

2症状

该病起病迅速,常突然发热和咽痛,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严重者可高达40°C以上,甚至引起惊厥,发热可持续2-4天。咽痛明显,严重者可影响吞咽。

典型症状为口腔咽峡部疱疹,初起表现为咽部充血,进而咽峡部的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灰白色疱疹,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疱疹周围红肿,1-2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疱疹也可出现在口腔的其他部位。可伴随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都是7岁以下的儿童常见的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感染,这两种疾病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区别。

1.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疱疹性咽颊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的患者疱疹还会出现于手心、脚心和臀部。

2.并且疱疹性咽颊炎患者一般会出现高烧,但是危险程度没有手足口病高,手足口病会继发性出现脑膜炎、肺水肿。

3.疱疹性咽颊炎患者流口水要相对少,距离开始发烧的时间要远,而手足口病距离开始发烧的时间近,流口水会更严重。

四、返校要求

学生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要居家隔离并遵医嘱积极治疗。手足口病的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为两周,当隔离期满,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返校复课。若一周之内,同一班级出现两例手足口病例,需要根据疾控中心的安排做好班级停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xgyy/92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