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活性成分保护视力
研究表明天然多糖、有机酸、多酚、黄酮、花青苷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失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出血、改善近视、黄斑退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剥落及夜盲症等功效。
糖尿病是目前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危害仅次于癌症,被称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血糖异常导致全面代谢紊乱,继而引发多种器官组织的功能结构改变产生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itis,DR)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上糖尿病引起失明的首要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周皮细胞损伤:周细胞又称Rouget细胞或壁细胞,和内皮细胞一起构成了视网膜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隙的屏障,具有调节内皮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生长、毛细血管血流、通透性及稳定性等多种功能。在血糖较高的条件下,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内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化,葡萄糖转运速度下降,进而产生功能紊乱。
(2)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炎症学说认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源于视网膜血管内皮受损引起视网膜内屏障破坏而引发的病理改变。正常情况细胞较少表达或不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细胞ICAM-1表达上升,ICAM-1是一种跨膜单链糖蛋白,作为配体与白细胞表面LFA-1结合,而使白细胞视网膜黏附和活化,进而释放炎性介质,后者又激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VEGF)等引起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视网膜新血管的生成,持续的高血糖能够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渗漏;影响毛细血管周细胞及内皮细胞代谢,基底膜增厚使血管腔变窄,引起视网膜缺血,刺激了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产生和血管抑制因子PEDF的降低,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是由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紊乱、自由基氧化作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新生血管的生长因子增多、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天然多糖、有机酸、多酚、黄酮、花青苷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失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出血、改善近视、黄斑退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症、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剥落及夜盲症等功效。
如某些天然多糖能够通过(1)在视网膜变性早期,增加视网膜神经蛋白表达,对视网膜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2)提升原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免疫粘附,保护血管;(3)提升抗坏血酸R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保护视网膜组织,抑制氧化损伤;(4)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浓度,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花青苷类物质能够活化和促进视红素的再合成,从而增加人眼视觉的敏锐程度,加快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另外花青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眼部脂质过氧化,有效清除自由基对眼球组织的损害。
中药是中国的瑰宝,天然活性成分种类繁多,是我们的医药资源宝库,通过对天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可以开发出很多有益人体健康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1]赵琴,柳林等.Ⅱ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J],国际眼科杂志,,4(2):-.
[2]韦旭,孙继玮.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11(8B):-.
[3]Jose′Cunha-Vaz,RuiBernardes.Nonproliferativeretinopathyindiabetestype2.Initialstagesandcharacterizationofphenotypes[J],ProgressinRetinalandEyeResearch,,24:-.
[4]罗静,姜德咏等.高糖诱导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J],眼科新进展,,25(3):-.
[5]刘敏,王雨生等.缺氧诱导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J],国际眼科杂志,,8(4):-.
[6]JanCD,ShimaokaM,CarmanCV.DimerizationandtheeffectivenessofICAM-1inmediatingLFA-1-dependentadhesion[J],ProcNatlAcadSciUSAPNAS,,98(12):-.
[7]WilliamS.Wright,JodineE.Messina,NormanR.Harris.Attenuationofdiabetes-inducedretinalvasoconstrictionbyathromboxanereceptorantagonist[J],ExperimentalEyeResearch,(88):-.
[8]SprangerJ,OsterhoffM,ReimannM,etal.Lossoftheangiogenic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inpatientswithangiogeniceyedisease[J],Diabetes,,50:-.
[9]吕明良,曾水清等.高糖联合低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IF21及VEGF表达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35(4):-.
[10]TREINSC,GIORGETTI2PERALDIS,MURDACAJ.Regulationo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expressionby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J].JBiolChem,,(47):-.
[11]Hiu-ChiChan,RaymondChuen-ChungChang,AngelKoon-ChingIp,etal.NeuroprotectiveeffectsofLyciumbarbarumLynnonprotectingretinalganglioncellsinanocularhypertensionmodelofg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