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大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其传染性强,容易在幼托机构爆发流行,应该注意及时隔离。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全年均可发生,呈散发或流行。流行期多为夏秋季节,如每年4~7月为疾病高发时期,秋冬季也常常出现流行。
此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幼托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常常容易爆发流行,因此,一旦发现病例应及时隔离。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口腔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并融合形成小溃疡,疱疹主要发生在口腔后部。
疱疹性咽峡炎不一定就是手足口病,但也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应提高警惕,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部分病例的病情较轻,康复较快,大多1~2周自愈。
注意隔离家庭护理重点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并加强病情的观察。多种措施可以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或传播,例如加强隔离、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加强消毒和疫苗接种。
1.患儿应尽量住家隔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
4.忌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5.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注意护理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溃疡处涂抹鱼肝油、锡类散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END
供稿刘畅编辑
刘东林审核
曹爱莲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