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理学基础及眼肿瘤总论
第一节眼病理学基本概念大纲要求:
以下内容均要求
(1)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病理诊断原则
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一)细胞和组织反应
1.坏死(necrosis)细胞或组织发生的不可逆的损害,由物理化学因素、炎症及缺血梗死所致,表现为细胞或组织结构的液化、凝固、干酪样变、纤维素样坏死或坏疽。
.肥大(hypertrophy)是指细胞或组织为适应环境或功能需要而发生体积增大。
3.再生(regeneration)被破坏组织的重建,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完成。
4.增生(hyperplasia)细胞的良性繁殖、数量增多而使组织器官增大。当诱发原因去除后,增生即停止。
5.化生(metaplasia)已分化的细胞或组织转化成为另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细胞或组织。
(二)衰老机体的老化对眼球各层结构均有影响。如角膜后弹力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厚,近周边部变性形成角膜老年环,周边部还可出现疣状突起,称Hassall-Henle疣。巩膜在位于水平直肌止端的前缘常可以出现钙化斑。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厚,核由于尿色素的积累而呈黄色,最终形成老年性白内障。睫状肌细胞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睫状突变得短
粗,血管减少而纤维基质成分增加。玻璃体内出现液化腔、与视网膜分离。Bruch膜也可出现钙化和碎裂。视网膜周边出现囊样变性等。
(三)免疫病理学
1.I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hypersensitivity)。致敏原刺激B细胞产生IgE,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脱颗粒和释放活性介质。组织表现为局部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聚集。
.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或半抗原结合,激活补体或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裂解等途径杀伤靶细胞。
3.皿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游离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等处,活化补体,引起局部及全身炎性改变。
4.V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反应T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同类抗原时,致敏淋巴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
病理诊断原则
(一)病理诊断形式利用病理学手段,对临床标本进行处理后,在光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以书面形式对观察结果做出报告。眼病理报告与普通病理报告形式相同,可以有以下几种结果:
1.肯定性诊断病理改变很典型者,如查见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及朗格汉斯细胞;查见抗酸杆菌,可确诊结核;又如儿童球内肿瘤,有Rb肿瘤细胞的特征,特别是有典型的F-W花环者,可肯定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对软组织如眼睑、眼眶等肿瘤标本,需同时报告肿瘤侵犯范围,边缘或底部有无肿瘤残存。对眼球内肿瘤,应写明肿瘤侵犯组织,如脉络膜、巩膜、视神经及视神经的断端。
.病变符合临床诊断。
3.多系性诊断因形态学不很典型,但可能性很大。
4.疑为或可能性诊断因病变不典型。
5.不能排除某病只有10%~30%的可能性。
6.无法提出诊断意见对病变要做出形态描述。
结果3~6项,不能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病理证据,必要时可扩大检查范围或对象。
(二)眼病理诊断中病理医生应注意
1.详细准确地记录并标示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效联系方式及临床诊断。
.详细准确地描述取材部位,完整记录标本信息,避免遗漏。
3.仔细核对标本的临床信息,避免标本误报、错报等。
4.病理所见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合者,如病理所见为炎性坏死组织,而临床所见为肿块或疑为肿瘤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考虑进↓步对策。
(三)眼科临床医师应注意
1.清楚、准确地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对病变部位临床特点作重点描述,最好图片表示。尽量描述患者相关情况,如癌病史、既往病理诊断结果等。
.对手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应做好标记,以便于病灶缘状况的定位。对活检取材,应确定所取组织能代表病变部位的病变。勿随意挤压、切割新鲜标本,避免组织细胞变形,增加病理诊断难度。
3.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可与病理医生沟通,考虑重新核对各项指标或重复组织切片或重取材做活检。
第二节病理标本的制备大纲要求:
以下内容均要求
(1)患者人口学资料
()标本固定
()标本定位、测量及记录
(3)大体标本观察、描述及记录
(4)标本组织制备
(5)眼外伤的组织学后果及鉴别诊断
(1)患者人口学资料
()标本固定
()标本定位、测量及记录
(3)大体标本观察、描述及记录
(4)标本组织制备
(5)眼外伤的组织学后果及鉴别诊断
眼病理检查(眼部活体组织检查,又称活检)是眼病确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的光镜、电镜或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的检查,了解眼病及眼部异常的组织细胞学特征,病变的范围、性质与程度。区别肿瘤的性质组织来源及帮助分级分期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处理每例病理标本前,定仔细核对标本所属对象的详细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详细 c-6.4,0-1.3,.8-16.3,7.L90.9,8.5c1.1-.6,1.7-5.4,1.7-8.4c0-1.-10-.-.-.S48.,61.8,48.,74c0,5.9,.3,11.,6,15. l-0.7,9.9c-.7-1.-5.8-1.9-9-1.9c-1.,0-.,10-.,.s10,.,.,.s.-10,.-.c0-6-.4-11.5-6.3-15.5 l0.6-9.8c.8,1.3,6,.1,9.3,.1c6.,0,11.9-.6,15.9-6.7l.9,16.5c-0.9,.4-1.4,5.1-1.4,7.8c0,1.,10,.,.,. c1.,0,.-9.9,.-.c0-6-.4-11.5-6.3-15.5l1.3-8.6c.6,1,5.4,1.6,8.3,1.6c1.,0,.-10,.-.S.7,7,.4,7z M4.6,.7c-7.8,0-14.1-6.3-14.1-14.1c0-7.8,6.3-14.1,14.1-14.1s14.1,6.3,14.1,14.1C38.7,.3,3.4,.7,4.6,.7zM70.4,88. c-7.8,0-14.1-6.3-14.1-14.1s6.3-14.1,14.1-14.1c7.8,0,14.,6.3,14.,14.1S78.,88.,70.4,88.zM,18c-7.8,0-14.1-6.3-14.1-14.1 s6.3-14.1,14.1-14.1s14.1,6.3,14.1,14.1S.8,18,,18zM.4,63.3c-7.8,0-14.1-6.3-14.1-14.1S.6,35,.4,35 s14.1,6.3,14.1,14.1S.,63.3,.4,63.3z"style="fill:#FFD8A3;">课后小练
1.关于增生,下列不正确的是()。
A.增生的细胞不受机体调控,病因去除后仍继续增生
B.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C.实质细胞的数目增多,伴体积增大
D.过度增生的细胞有可能演变为肿瘤性增生
E.与炎症、激素和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
[解析]:增生是指在有繁殖能力的组织中,由于功能的需要,细胞增殖,数量增多,导致组织器官增大。当病因消除后,即可恢复原
状。[答案]:A
.关于化生,下列哪项正确?()
A.损伤的组织和细胞缺损后,由损伤区周围的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来修复的过程
B.器官实质细胞的数目增多,伴体积增大
C.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后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D.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成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E.以上都对
[解析]:化生是指由于组织、细胞所处环境的改变,--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成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化生不是由已分化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成。器官实质细胞的数目增多,伴体积增大称为增生。损伤的组织和细胞缺损后,由损伤区周围的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来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几个概念集中对比,易于记忆。[答案]:D
3.急性炎症4小时内病灶中主要是下列哪种炎症细胞?()
A.中性粒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解析]:急性炎症时,几乎全是中性粒细胞;亚急性炎症时,为中性粒细胞、大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慢性炎症时,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大单核细胞及吞噬细胞。[答案]:A
4.关于化脓性炎症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其病灶呈灰绿色,略带生姜味
B.渗出物中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
C.脓液的色泽、黏稠度和气味因不同细菌的感染而异
D.都是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
E.已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解析]:化脓性炎症的渗出物中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脓液的色泽、黏稠度和气味因不同细菌的感染而异,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其病灶呈灰绿色,略带生姜味,已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多曲微生物感染所致,也可由酸、碱烧伤等引起。
[答案]:D
5.下列关于睑板腺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老年人
B.发生于睑板腺
C.易发生转移.
D.早期类似睑板腺囊肿
E.起源于汗腺细胞
[解析]:睑板腺属于皮脂腺,睑板腺癌是由睑板的皮脂腺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易发生转移,早期类似睑板腺囊肿。[答案]:E
6.肿瘤的异型性指的是()。
A.良性增生与肿瘤性增生之间的差异
B.肿瘤实质与间质之间的差异
C.恶性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的差异
D.癌与肉瘤之间的差异
E.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
[解析]:该题是基本概念题,肿瘤的异型性是指恶性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有显著差异,如核、浆比例增大,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核仁变大或多核仁等。[答案]:C
7.常有骨质破坏的眼眶肿瘤包括()。
A.眼眶脑膜瘤
B.眼眶血管瘤
C.眼眶假瘤
D.眼眶皮样肿
E.泪腺腺样囊性癌
[解析]:泪腺腺样囊性癌是泪腺导管肌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易侵犯神经和眶骨。[答案]:E
8.睑板腺囊肿好发于()。
A.老年
B.婴儿
C.青少年
D.幼儿.
E.以上都不是
[解析]: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管道的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引起的-一种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多见于青少年。[答案]:C
9.关于角膜原位癌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病变向深部组织侵犯
B.好发于角膜缘
C.瘤细胞尚未突破基底膜
D.细胞多边形,核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极性消失,异型性明显
E.病程缓慢
[解析]:角膜原位癌基底膜完整,病变不向深部组织侵犯,其余各项均为角膜原位癌的特点。[答案]:A
10.关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可压迫眼球出现视网膜水肿、皱褶
B.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内肿瘤
C.好发于球后肌锥内
D.是恶性肿瘤
E.肿瘤内见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腔
[解析]:该题是基本概念题,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内良性肿瘤。[答案]:D
11.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生长方式属于()。
A.弥漫性生长型
B.内生型
C.混合生长型
D.外生型
E.苔藓状生长型
[解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生长方式可分为:内生型、外生型、混合生长型、弥漫性生长型、苔藓状生长型,其中以混合生长型最常
见。[答案]:C
1.关于视网膜脱离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是视网膜外颗粒层与外网状层的分离
B.是视网膜与脉络膜的分离
C.是视网膜内颗粒层与内网状层的分离.
D.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
E.是视网膜节细胞层与神经纤维层的分离
[解析]: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
[答案]:D
13.下列病变中不属于迷芽瘤的是()。
A.角膜皮样瘤
B.眼睑皮肤分裂痣
C.眼眶皮样囊肿
D.Goldenhar综合征
E.结膜皮脂瘤
[解析]:眼睑皮肤分裂痣是--种错构瘤,而不是迷芽瘤。[答案]:B
14.眼球摘除后对眼球标本鉴定左、右眼的指征中,不包括()。
A.睫状后长动脉穿入巩膜的位置,
B.上斜肌附着点
C.视神经位置
D.瞳孔
E.内直肌附着点
[答案]:D
往期回顾:
基础知识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纤维膜、葡萄膜)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视网膜)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眼球内容、眼球的血液循环、视觉生理)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眼睑、结膜、泪器)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眼外肌、眼眶及其相邻结构)视路和瞳孔路的解剖与生理(视路、瞳孔反射路和近反射)眼胚胎学(眼的组织胚胎来源、胚眼的形成、视网膜发育、视神经发育、葡萄膜发育、晶状体发育、玻璃体与晶状体悬韧带发育、角膜和巩膜发育、血管系统发育、眼附属器的发育)光学与视光学基础(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屈光学、调节与几何、正常双眼视)防盲治盲(盲和低视力的标准、世界盲和低视力的现状、我国盲和低视力的现状、几种主要致盲眼病、低视力康复)眼部常见症状体征(眼部常见症状的机制、评价、鉴别与临床意义,眼部常见体征的机制、评价、鉴别与临床意义)相关专业知识眼科药理学(总论、常用药物)眼微生物学(病毒、衣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考前学习计划本周学习计划:
周一:防盲治盲(盲和低视力的标准、世界盲和低视力的现状、我国盲和低视力的现状、几种主要致盲眼病、低视力康复)
周二:眼部常见症状体征(眼部常见症状的机制、评价、鉴别与临床意义,眼部常见体征的体制、评价、鉴别与临床意义)
周三:相关专业知识--眼科药理学(总论、常用药物)
周四:眼微生物学(病毒、衣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
周五:眼病理学基础及眼肿瘤总论(眼病理学基本概念,病理标本的制备,特殊处理技巧,炎症、组织创伤与愈合,眼部先天异常,眼肿瘤总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