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巨细胞病毒又称为涎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进入细胞内以后会导致细胞增大,所以叫做巨细胞病毒。
一般情况下,巨细胞病毒感染多为隐性感染,患者症状轻微或没什么表现,对身体无多大影响。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巨细胞病毒便开始激活,大肆复制并侵略人体,打破免疫耐受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再活化后,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脏器受累,最常见为间质性肺炎、肝炎、胃肠炎、视网膜炎等。
在我国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普遍。有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孕妇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不自知。一般情况下,孕前检查能排除女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亦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其病原体巨细胞病毒可经口、性生活感染,孕期女性免疫力下降,要做好自我防护。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流产和死胎。先天性感染的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但也有严重者可累及多脏器,甚至死亡。
人巨细胞病毒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巨细胞病毒属,20面体立体对称的球形颗粒,外被类脂质包膜,线形双链DNA病毒,人类是唯一宿主。HCMV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往往呈亚临床型或显性症状。HCMV感染后,病毒潜伏在人粒细胞内,一旦机体免疫力减弱,病毒就可能再度复制引起复发感染。在人体内可感染多种细胞,在体外只能在人成纤维细胞中缓慢增殖。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易被脂溶剂如乙醚、三氯甲烷所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不耐酸(PH5以下很快灭活),不耐热(56度30分钟即灭活),-60度以下稳定。
1、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可长期或间歇地自唾液、尿液、宫颈与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排出病毒而作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①先天性感染(胎内感染):妊娠初期感染对胎儿的危险性尤大,母亲感染后产生抗体具保护作用,以后再生育患婴的机会极少。②接触感染:通过密切接触病人排出的病毒均可引起感染。③通过输血、器官移植、体外循环和心脏直视手术等传播。
3、易感人群:易感性取决于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一般年龄越小其易感性越高、症状也越容易感觉。年龄大者隐性感染率较高。宫内未成熟胎儿最易感可致多种畸形。免疫功能降低时体内潜伏的病毒活化、隐性感染可转化为显性感染。男性同性恋者本病多见。
4、流行情况:遍布全球。多数人在幼年或青年时期获得感染。围生期感染率为36-54%;生育期宫颈和精液中病毒检出率均高;妊娠第三期,宫颈检出率最高,其时出生的新生儿37%可获感染;健康人抗体阳性率为80-%。
临床表现:潜伏期不详。
1、先天性感染:一般先天性感染者症状约见于25%的病例。HCMV病毒宫内感染可侵犯胎儿的神经系统、肝、肾等多种器官,严重者可导致死胎或流产。少数有症状的新生儿死于症,大多数能存活但伴有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2、后天获得性感染:新生儿出生时吸入宫颈、阴道分泌物或产后哺乳等感染者大多无症状,但血清抗体可转阳性,尿液中排毒一段时间,偶可发生进行性间质性肺炎。儿童感染后大多无症状,偶有肝肿大伴肝功能损害,尿和唾液中排毒并可持续数月。正常成人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呈传单表现(嗜异凝集试验多阴性),异淋可在疾病1-2周始出现,预后多良好。但可出现一过性的免疫异常,包括冷球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抗核抗体等阳性。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性交会导致HCMV的传播。
3、免疫缺陷者的HCMV感染:在免疫缺损病人HCMV感染亦可无症状或呈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者为传单。在器官移植受者感染最易在器官移植后的1-4个月内发生。先天性或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发生HCMV感染后症状常严重甚至死亡。HCMV感染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是骨髓移植受者的重要死因。HIV患者感染HCMV的机会很高,以肺、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感染最为常见,期严重程度与CD4+淋巴细胞受抑制的程度有关,HCMV显性感染主要发生于CD4+xleqovt低于50-/ul的患者。
实验室检查:确诊有赖于检出病毒或找到包涵体以及血清学检查。各种体液、分泌物等样本均可用于病毒分离、抗原或核酸检测。病理组织或细胞制片染色后可见特征性巨大细胞的胞核内有嗜碱性包涵体或胞质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应用免疫荧光或酶免疫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PCR法广泛用于检测和定量样本中的HCMVDNA以及mRNA。HCMV不易在实验动物中生长但易于在人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生长,1-4周产生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形成巨大细胞,病变细胞呈局灶性分布,其病变灶的长轴与成纤维细胞的长轴平行可作出初步诊断。细胞分离物可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鉴定。抗补体免疫荧光法ACIF滴度常较高,且较补体结合试验CF可早1-2月出现阳性结果除血清外脑脊液和唾液也可用于血清学检测。恢复期IgG抗体滴度是疾病初期抗体滴度的4倍或更高时才有诊断价值。常用的方法有酶免疫测定EIA、免疫荧光测定IFA等。检测特异性抗HCMVIgM有助于急性或近期感染的诊断但需注意HF有时可造成假阳性。
外观无症状的先天性感染者及至学龄期近20%可出现明显的感觉神经功能障碍。重症先天性感染者以及免疫缺损感染者易发生严重或全身性感染且可造成免疫抑制诱发其他机会感染,预后多差。正常健康人常为自限性且一般无后期并发症。
目前,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还没有根治方法,用于治疗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等对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本病均无效。更昔活韦成为HCMVDNA多聚酶的选择性抑制剂,抑制了病毒的复制,但单独用于治疗HCMV肺炎的疗效较差与HCMV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后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膦甲酸钠能抑制疱疹病毒的DNA聚合酶和HIV-1的逆转录酶。对耐更昔洛韦的HCMV感染有效,但因有肾毒性、电解质失衡、抽搐、恶心等副作用,病人不易耐受。
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应予消毒处理,孕妇及照料儿童和免疫缺陷病人的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感染。输血或器官移植供者HCMV检查应为阴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用于骨髓移植受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