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古人使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对各个内脏器官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每个脏器都对应着不同的五行。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对经络的养生,今天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关于经络的知识。
人体经络与五脏的关系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像一个发酵器,脾像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而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
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
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胆属木,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胃属土,能容纳食物,运化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属水,消化食物,使精华归于五脏,排出糟粕。
大肠属水,管理排泄人体糟粕:膀胱属水,用于贮尿和排尿:三焦属水,能将食物精华传输到身体各部位,使气血精液周流不息。
主宰人体内脏运行、气血输布,以及经络的流注,并且流通水液,将多余的水分下输膀胱,犹如行水的沟渠。
根据人体经络五行,心与肺,肝,肾,脾的关系是什么?
心脏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和小肠、脉、面、舌等形成心系统。
在五行中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是五脏六腑中的大主、生命的主宰。
心属火,肺属金,心主血液,肺主呼吸气息,二者相依相存、相互作用。心属火,脾属土,心主管血液流通,脾统摄血液,是血液生成的源头。
心属火,肝属木.心主管血液流通,肝储藏血液。心血旺盛肝血就会贮藏充盈;
如果血液不足,损耗过度,就会肝虚。心属火,肾属水,肾阴充足则心火下降;
肾阴不足则心火旺盛。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维持生理功能上的相对平衡。
根据人体经络五行,肺,脾,肝,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人体内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它们在生理上各司其职,功能不形同,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
它们通过经络的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维系着人体的健康运转,但是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肺属金,脾属土,人体的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都要依靠肺和脾的配合。
肺主降,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人体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
肺属金,肾属水: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
肝属木,脾属土,肝贮藏血液,主管人体血液的通畅,脾统摄血液。
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相互影响,化生血液。肝属木,肾属水。
肾藏精气,肝得肾精滋养,可维持肝脏的功能正常,肝肾功能相互制约,阴阳相互影响。
脾属土,肾属水,二者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够发挥运化作用。
拍打经络按摩养生法
第一节: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可以培固人体元气,提高免疫力,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失眠、免疫力低下等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站立,左手搭右手轻轻放在小腹上,两眼微闭。吸气时,把空气直接吸向腹部。
此时,手被腹部抬起,吸气越深,腹部升起越高。随着腹部扩张,横隔膜就向下降。然后呼气,腹部向内、朝脊柱方向收。
凭着尽量收缩腹部的动作把所有的空气呼出双肺之外。此时,横隔膜会自然而然地升起。反复几次,也可单做此式。
第二节:下蹲运动
下蹲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以活跃全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加强足六经与督脉的活力。
可固肾经、强腰力,积蓄生命阳气,对冠心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便秘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做法:缓蹲缓起,不要猛蹲猛起。
高蹲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做微蹲,同时两臂平举,一蹲二起反复四八拍。
中蹲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做中蹲,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两臂平举,一蹲二起反复二八拍。
全蹲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做全蹲,同时两臂平举,一蹲二起反复二八拍。
第三节:拍打胆经
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畅通的关键,经常拍打胆经,可以调理全身气血,对气血郁滞、脏腑失调等有很好的疗效。
做法: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用双手空心掌自大腿两侧沿胆经用力上下拍打,同时随节奏微微屈膝,拍六八拍。共拍三次,中间稍停片刻。
第四节:手抓运动
常言道:十指连心。手抓运动是通过锻炼手部六条经络增益人体大脑、心脏功能。
对预防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有好的效果。此外,对肩肘关节的疾病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猫抓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臂自然弯曲于胸前,手与眼睛平行,双臂自然向两侧扩展,双手自眼前向两侧做弧形运动(似猫抓墙),十指用力由张开到弯曲,同时微微屈膝为一个动作,做四八拍。
婴儿抓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手伸开,双臂做托盘子状放在身体两侧,大臂贴身体两侧向后收,同时手指以掌关节为轴向掌心方向直弯,微微屈膝为一个动作,做四八拍。
鹰抓
两腿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双手似鹰爪放置胸前,做全蹲动作,双手同时用力向地面插去,起立,手指用力弯曲提起,向肩部收缩,蹲下为一,起来为二,做二八拍。
数手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手握拳状,一二三击打拳面(掌关节到第一指关节)、二二三击打拳心(手腕、大指内侧面)、三二三变掌击打,由慢到快,同时微微屈膝,次数自行掌握。
第五节:弹指运动
拇指:肺经循行部位,治疗头痛、发热、咳痰、鼻炎等。
食指:大肠经循行部位,治疗牙痛、耳鸣、耳聋、肩背疼痛、手指麻木等。
中指:心包经循行部位,治疗心烦、失眠、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无名指:三焦经循行部位,治疗发热、盗汗、胃口不开、腹胀、小便失禁等。
小指:心经循行部位,治疗心悸、胸闷、口疮、小便黄赤等。
做法: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臂自然屈于胸前,甩动手腕做手指屈伸的弹指运动,同时微微屈膝,每个手指做四八拍。
第六节:拍打六要穴
人体有14条经脉,每条经脉都有很多穴位,其中有6个穴位是保健养生的重要穴位:
拍打膻中穴(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对肺脏和心脏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拍打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要穴。
拍打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是治疗心脏病的首选要穴,可防治各种心脏疾病,增强心肺功能。
拍打合谷穴(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是预防老年中风和老年痴呆的第一要穴。
拍打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是调理肾脏的第一要穴,对于治疗肾虚阳痿、耳聋耳鸣、前列腺病、糖尿病等有着很好的效果。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养生要穴,可以调理人体后天之本——脾胃,治疗所有与脾胃有关的疾病。
做法:两腿并拢,全身放松,两臂前伸,双手掌心相对虚合在一起形成中空,两臂回弯,用大鱼际击打膻中穴,同时微微屈膝,做六八拍。
接下来,身体微向前倾,双臂弯过脑后用大鱼际击打大椎穴,同时微微屈膝,做六八拍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左臂抬起前伸,掌心向上。
用右手自左肩沿手三阴经上下拍打,同时微微屈膝,六八拍后击打内关穴。
接着,拍打合谷穴。再接下来,手臂外侧上下拍打,也是六八拍。最后,到肩拍几下肩井穴(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后结束。换臂拍打,重复以上动作。
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手放在胸前,自中丹田拍起,沿任脉向下拍到小腹,沿带脉向后拍,到肾俞扣着打(弯下腰),同时微微屈膝,做六八拍。
然后,从大腿后面上下拍做四八拍到脚跟,转向前面上下拍四八拍,向上拍到小腹沿带脉向后拍,到肾俞扣着打六八拍。
再从大腿两侧向下拍到足三里拍六八拍,向下拍到脚腕,分开腿内侧上下拍做四八拍,最后拍到小腹,再左右拍一拍小腹结束。
第七节:拍打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的下水道,保持膀胱经的通畅是人体正常排泄毒素的重要保证。
做法:需要两个人配合,用空心掌(手腕要放松)拍打另一人的背部脊椎两侧,做四八拍。
活血祛瘀温通经络经络按摩
“擦法”是推拿按摩手法的一种,以手指指面、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
松紧适度地贴于患部皮肤或经络,稍用力下压,上下、左右或画圆地进行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
擦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理气宽中及健脾和胃的作用。
擦法分为四种:一是用指面着力摩擦,称为指擦法;
二是用全掌面着力,称为掌擦法;三是用大鱼际(拇指根部)着力摩擦,称为鱼际擦法;
四是用小鱼际(小指根部)着力摩擦,称为侧擦法。
其中,指擦法和掌擦法产生的热量较低,鱼际擦法中等,侧擦法产生的热量最高。
擦法在中老年调理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能擦出健康,擦出活力。以下举例介绍相关方法:
1.腰背肌劳损、半身不遂、各种脊柱炎
患者取俯卧位或屈肘前俯低凳坐位,操作者立其侧。
指掌伸直,用小鱼际部着力,紧贴上背部脊柱两侧皮肤进行自上而下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
此擦法具有全身性温经散寒,祛风活血,壮腰强肾的功效。
2.腰骶部软组织挫伤、肾虚腰痛、慢性盆腔炎
患者屈肘前俯坐位或俯卧位,操作者站其前侧。
手掌伸直,用全手掌面着力,紧贴腰骶部一侧皮肤,进行向另一侧方向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
此擦法具有温肾壮阳,行气和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3.肩周炎、颈肩疼痛综合征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其后侧。一手托住肘部,使患肩外展,另一手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
用大鱼际及掌根部着力,在肩背部进行划圆式或自下向上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
此擦法有温通肩背部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4.膝关节炎、髌骨软骨病、膑腱炎
患者仰卧位或伸膝坐位,操作者坐其侧。大拇指伸直,用大鱼际部着力,紧贴膝关节周围的皮肤。
进行自下向上(从远端向近端)或自内向外连续不断的呈直线或弧线的往返式摩擦。
此擦法对关节有温经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5.腓肠肌痉挛
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立其患侧。手掌伸直,用掌面、掌根部或小鱼际部着力,紧贴小腿肚,进行自下向上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
此擦法对小腿部有温经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6.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坐其头顶前方。双手食、中、无名三指伸直并拢,左右两手分别轻贴于患者颈部左右两侧斜方肌处。
进行自上至下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疏通头颈部气血,开窍止痛,宁心安神的功效。
7.头痛、感冒、眼花、视力减退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立其前。用一手掌扶住其头顶部,另一手拇指微屈,以指面桡侧着力,轻贴患侧太阳穴处皮肤。
其余四指伸直,进行自上向下或划圆式往返推擦,左右两侧可交替操作。
此法对头部有温经散寒,醒脑明目的功效。
8.胸闷胀痛、咳嗽气喘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其前外侧。手掌伸直,用全掌面着力,轻贴一侧锁骨下皮肤。
向下至下胸部,进行自上向下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宽胸理气,平喘降逆的功效。
9.咳嗽、哮喘、腰背部肌肉劳损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其后外侧。手掌伸直,用全掌面着力,紧贴一侧胸背部皮肤。
逐渐下降至腰部,进行自上向下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温肺驱寒,温通经络的功效。
以上操作时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频率每分钟~次。
在治疗时还要注意涂适量的润滑油或药膏,可防止擦破皮肤。
另外,严重的心、肝、肾病或肺结核、流感、流脑、癌症等以及皮炎、牛皮癣等,均应忌用。
需长期服药,所以必须强调药物的安全性和对肝肾功能的保护。
在口腔黏膜病的分类中,除感染类等少数几种疾病的病因明确外,大多数疾病病因之谜尚未破译,而西药亦没有针对病因的药物。
尤其对于斑纹类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溃疡类疾病,大疱类疾病,常用的办法是对症用药,但不能减少发作次数,或延长发作周期,很难完全治愈。
临床上最常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虽然病损位于口腔体表,为局部性损害,但从其发病过程来看,有着其复杂的全身性背景,不能只看做是一单纯的口腔局部浅在溃疡。
以斑纹类疾病为例,常见的口腔扁平苔藓,至今国内外西医关于其发病原因并不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与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有关,情绪焦虑会加重相应症状,在临床中多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加以应对。
但这些药物的长期反复应用常会带来毒副反应。临床上在应诊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过程中。
常可看到很多人会伴随一些口中粘腻、口干、咽干、舌体胖大不适、胃痛、困倦、失眠、急躁等全身症状。
对于伴随症状的 从中医观点来看,口腔和全身的脏腑、经络是有密切联系的,并且存在各脏腑、经络之间的传变关系。
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和脏腑、经络失衡有关联,可以是某脏腑或某经络本身功能的改变引起,也可为脏腑经络功能失衡,发生传变所致。
中医有“有诸内必行诸外”的说法,应同时了解全身整体情况,这对于辨病辨证,确定立法、方药是很重要的。
在临诊中要考虑用药治疗与全身其他脏腑经络疾病有无不良影响,能否给予适当兼顾。
临床常见虚实兼杂,要辨邪实和正虚,并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程、病证做出正确判断而论治。
并且也应考虑其原有全身症状或疾病与复发性口疮有无直接或间接关系。
如原有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功能紊乱,便秘、便干、便溏、腹胀、纳少等。
可经过脾胃功能的调整,不仅消化好转,复发性口疮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日常调护不容忽视
针对口腔黏膜病的病人,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日常生活的调护同样不容忽视,如合理的作息制度、情绪调畅、清淡饮食。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口腔黏膜患者的饮食禁忌。
患有黏膜病的病人不能食用羊肉、韭菜、海鲜、热带水果、动物内脏、咖啡、生的葱蒜、甜食、大枣、辛辣刺激食物、腐乳、臭豆腐,以及过分添加化学成分的食物。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经络有了一定的认识,疏通经络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试试哦。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