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enaWally,PhD,AlainHovnanian,MD,JulietteLy,PhD,HanaBuckova,MD,VictoriaBrunner,MS,ThomasLettner,PhD,MichaelAblinger,MS,ThomasK.Felder,PhD,PeterHofbauer,MPharm,MartinWolkersdorfer,PhD,FlorianB.Lagler,MD,WolfgangHitzl,PhD,MartinLaimer,MD,SophieKitzmuller,PhD,AnjaDiem,MD,andJohannW.Bauer,MD,MBA
主题负责人:高兴华中国医院
审校:韩建文内医院
翻译:孙景英安徽医院
摘要
背景: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水疱性皮肤病,目前无法治愈。目前需要针对EBS病理生理方面的治疗方法。
目的:较1%双醋瑞因乳膏与安慰剂治疗EBS患者后水疱数量的减少情况。
方法:在一项2/3随机安稳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选取17例患者,用1%的双醋瑞因乳膏治疗指定皮肤区域。在一项两个阶段的交叉实验中,患者首先被随机分到安稳剂组或者双醋瑞因组治疗4周,然后随访3个月。洗脱期后,所有的患者再交换成另一种药物治疗。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是,与治疗前相比,指定区域内患者水疱数量减少超过40%。
结果:在接受双醋瑞因治疗的患者中,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中分别有86%和37.5%的患者达到治疗终点目标(安慰剂组分别是14%和17%),并且随访后这种差异仍然显著。但水疱数量的改变只有在双醋瑞因组才具有意义。研究中没有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
不足:患者数量少,由于临床压力大没有对患者进行有创性检测。
总结:本研究表明1%双醋瑞因乳膏能够有效治疗EBS。
关键词:双醋瑞因;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角蛋白;罕见性皮肤遗传病
内容提要
角蛋白14基因(KRT14)显性突变引起EBS患者皮肤中白介素1β介导的炎症反应。
双醋瑞因下调白介素1β信号通路的级联放大。
局部使用双醋瑞因为EBS患者提供了靶向治疗。
本文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