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攀居世界首位。
调查研究表明,11.6%的我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患病率逼近12%。
你是不是也发现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查出了糖尿病,那么,为什么糖尿病越来越多?
糖尿病大体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发病原因也多和遗传因素相关,或者是天生就有胰岛素缺乏的毛病。
而我们身边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多是后天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
为何,糖尿病越来越多?忠告:少碰4种食物,皮肤有4个异常要当心
1、淀粉类食物
大多家庭的主食主要是馒头和米饭,这类食物本身含有较高的淀粉,由于我们生活中几乎离不开这些食物,所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自然会比较高。
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逐渐转化成糖分,如果摄入较多碳水化合物,那么就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2、肉质加工品
火腿肠、午餐肉等都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但这些食物并不健康。
这是因为这些加工肉的添加剂含量比较高,脂肪类的含糖量也偏高,如果吃的比较多的话,不仅会带来肥胖问题,还会导致身体里的血糖紊乱,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3、高脂肪食物
如今,各种快餐充斥在我们的世界里,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各种油炸鸡腿,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摊提供的油条,油饼,这还不包括平时家中的大鱼大肉。
但是,这么吃,不仅容易诱发肥胖,还很容易导致糖尿病。
4、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正在吞噬着年轻人的健康,事实上,这并非危言耸听。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有长期喝碳酸饮料的习惯,很多人,甚至把碳酸饮料当成白开水来喝。
每天进食这么多的高糖,很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从而诱发2型糖尿病。
提醒:皮肤有4个异常,要当心,糖尿病来了!
1、皮肤变暗、变红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都要比普通人看上去更暗,尤其是颈部和腋窝等部位更加明显。
当发现自己的指甲部位、脸部以及小腿部位的皮肤突然变红,甚至仔细看还会发现很多连在一起的红血丝,这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
2、皮肤出现瘙痒
研究发现,有超过15%的糖尿病患者早期都出现过皮肤瘙痒的症状。
而瘙痒又分为全身型的和局部型的,全身型的多见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而局部型的则多见于年轻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3、皮肤出现水泡
身体皮肤上莫名的出现很多圆形的水泡,有大有小,有些大一点的比较严重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十几厘米。
这种水泡里面有透明色的液体,严重的时候还会流血。在医学上被称作为是“糖尿病性大疱病”,发现了这种情况,可要注意了。
4、脚部皮肤溃烂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种病症,叫做“糖尿病足”,它主要是糖尿病人长期控制不好血糖,引起的足部缺血性、神经性和神经缺血性病变。
主要症状就是我们脚部的皮肤出现干裂、坏死,甚至是溃烂。
稳定血糖,吃好三食、喝好三水、做好三事
吃好三食:
1、山药
山药还含有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的镁和锌等有效成分,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这些成分促进了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
此外,山药还含有淀粉酶,这是消化糖类的酶,可使血液中不再积存糖分,能有效改善高血糖。
2、秋葵
秋葵的降血糖功效也相当突出。
它所含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不易为人体消化吸收,从而可以包裹住其他食物产生的淀粉分子,免于被肠道内的淀粉酶分解,当淀粉的分解速度下降后,体内的血糖会随之降低。
3、大蒜
大蒜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毒、抗炎、消肿瘤、降血脂、保护血管、保肝等作用。
近年来发现,大蒜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可作为糖尿病病人的食疗方。
大蒜可生食,也可煮食、煨食,或作配料。
喝好三水:
1、苦瓜水
苦瓜中含有苦瓜苷,被誉为“植物胰岛素”,有降低血糖作用,改善胰岛素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消渴症。
想要降血糖的话,可以将苦瓜1根,剖开去瓤,用清水洗净,切片,煮水喝,每天1-2次,有利于控制血糖升高。
2、黄苞谷须茶水
黄苞谷须是最早、最广泛地被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我国民间早有将它熬制后治疗消渴证的验方。
所以,将黄苞谷须称之为“最老的降糖药物”一点不为过。
而且,它的降糖作用也已经被现代研究所证实,日常将其泡水代茶饮,可以很好地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3、华花苗桑叶茶水
华花苗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还能调节血脂、养护肝脏,对综合调节代谢,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益。
植物中唯独桑叶含有GAL—DNJ这种生物碱,它是一种糖苷酶的抑制剂,通过提高末梢组织的胰岛素利用能力,以及促进糖转运而降低血糖。
两者搭配饮用,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做好三事:
1、不吸烟
与不吸烟的人群相比,每天吸烟超过2包的男性,患糖尿病风险会增加45%,而女性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74%。
吸烟之所以会诱发糖尿病,是因为吸烟会伤害胰腺,而胰腺正是分泌胰岛素的主要部位,同时,吸烟还会导致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2、多运动
生命的真谛就是运动。
而对于上班族来说,长时间久坐、饮食过于单一化、缺乏运动已经成为了常态,这不仅为肥胖留下了突破口,同时也为2型糖尿病的出现埋下隐患。
适度散步,并且在散步的时候采用快步走的方式,有利于降低血糖,还能有效减轻体重,增强体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少熬夜
经常熬夜会使睡眠不足,不仅会使免疫力下降,还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概率。
长期熬夜会让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交感神经可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时,就会使人的升糖激素水平升高,如肾上腺素,促使血糖升高,时间久了就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
保证良好作息,少熬夜,尽量每晚11点之前入睡,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宜。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