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最自信的你!
精彩推荐
1.速转!元和小学招聘合同制教师啦!
2.速转!元和小学食堂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3.备素养竞赛,促能力提升——元和小学开展“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考前培训活动
8月疾病风险提示
注重预防
各位家长,八月份本市进入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犬咬伤的高发季节,请大家予以防范,同时应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
附:手足口病、疱症性咽峡炎等相关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
高
疾病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最常见。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经粪-口传播,其次是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以夏、秋季节最多。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多发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为3-7天,一开始是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会在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自限性疾病,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暑假的校外培训机构应加强健康教育,教职工及学生应勤洗手,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工作;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流行期间家长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待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方可解除。
疱症性咽峡炎
风险等级
高
疾病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发展到手、足、臀部出现疱疹即为手足口病,应注意观察,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及时就诊隔离,疱症性咽峡炎的隔离参照手足口病的管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犬咬伤
风险等级
中
疾病特点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夏季炎热,狗易狂躁,加之人穿着单薄,容易被攻击致伤,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也增多。由于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该病又被叫做恐水病。对于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一旦发病,几乎%死亡。
预防措施
不要招惹动物,尽量避开疯狗。要与家养宠物狗等保持卫生安全距离,不与宠物拥抱、亲吻、同眠。必须为家养宠物狗、猫等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大型犬一定要圈养或拴养,外出遛狗要拴遛,以达到犬不伤人的目的。远离流浪动物,流浪犬猫等因其活动范围大、接触动物多、无人免疫,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最大。另外,万一被狗、猫等咬伤应及时处理,要及时用肥皂水冲洗,并立即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风险等级
低
疾病特点
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潜伏期为2-14天,平均7天。一般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八月正值暑假,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外出活动,应科学正确的佩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供稿:医务室
编辑:曹静
审核:校长室
来都来了,顺手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