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起来不一样中国数字科技馆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3-3-4 9:43:09   点击数: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日出

《奇迹男孩》可能是年最温馨的一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最近在国内上映了。电影的主人公奥吉一出生就有严重的外貌缺陷(颅面综合征),医生断定他活不过三个月,但奥吉却顽强地活了下来。经过27次整形手术,虽然奥吉比刚出生时“正常”了太多,但是他的面部依然扭曲,走到哪里都带着太空帽,因为只有在头盔之下别人的异样眼光才会少一些。奥吉在鼓励下,终于摘下头套走向学校,但是因为“不一样”还是受到同学的捉弄,奥吉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命运——“我可是拼了命才让自己这么帅!”

奥吉的面部畸形是天生的,但也有很多孩子是后天的事故造成了永久的伤痕,比如说烧烫伤、皮肤病,或者手术疤痕等等。奥吉标志性的宇航员头盔让他像个宇航英雄,如果你的家里或身边也有个肢体或者外貌与众不同的人,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身体形象与心理健康

“外貌缺陷”与社会文化有关,与社会常态和个体态度、价值均有关系。比如缠足、刺面都是对身体外形的改变,甚至损害了正常功能,但是并不都会被看成“畸形”,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正常”反而是不正常。对于烧烫伤后的心理影响的综述指出,伤疤的位置、大小对心理健康有中等程度的影响,而社会因素、比如来自他人的态度(包括正面态度,如关心、支持;负面态度如歧视等)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外貌缺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的来自外界,比如歧视、污名化等,畸形影响社会感知和社会交往;影响也可能来自自身,比如身份认同、自信等。而这两方面的影响又往往会发生交互,产生1+12的效果。

人们对于相貌有刻板印象,比如漂亮的人往往被认为更善于交际、更聪明、更有领导力,这种把好的品质放到漂亮的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做“光环效应”。与此相反,对于身体尤其是面貌有缺陷的人,健全人可能存在负面的态度,甚至是歧视和偏见。在真实场景实验中,人们更不愿意帮助扮作面部畸形的实验者同伙:回避他们、站的离他们更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人给出过几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公平世界假设”,人们认为畸形是因果报应;二是由于不知道病因,而害怕被传染;三是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相处;第四种解释是从社会吸引力的角度,认为待人接物的态度取决于相对的社会位置(是社交中心还是边缘人物),而人们总是希望和那些富有社会吸引力的人做朋友,回避那些吸引力低的。

外貌受损的人会经历更大的心理压力,自我概念受损,尤其是后天造成的畸形或伤疤,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中又以社交焦虑最多。有调查显示,烧烫伤住院病人在出院后两年,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为26.6%,而在另一项对皮肤病患者的调查中,61%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症状。感到羞耻和焦虑,害怕他人的负面反应,往往会导致社会回避行为,即使不会完全避免公共场合及社会交往,也会尽可能回避暴露缺陷,就像《奇迹男孩》戴上宇航员帽,“这让他觉得安全”。除焦虑外,抑郁和低自尊也是毁容人群常见的心理问题。

身体缺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还可能由于不良身体形象所导致。身体形象(bodyimage)包括一系列有关身体的心理概念,比如对外貌、体型、姿态等方面的观感、态度,对身体的自信、身体空间等,是自我概念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图式,是指固定的认知“套路”,也是指导如何感知、解释事物的框架,进而影响情绪和行为。在负面的身体形象图式下,个体可能会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lczz/95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