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坏疽性脓皮病是什么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0-8-11 13:35:09   点击数: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嗜中性皮病,皮肤出现反复发作的疼痛性坏死性溃疡,常伴有潜在的系统性疾病。

病因病机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本病约50%合并有相关的系统性疾病,其中大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故认为本病可能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认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均与该病的发生有关。本病也常见于因伴随疾病、感染或治疗等引起的免疫抑制患者。

临床症状

  典型的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表现为溃疡,还有几种其他类型:大疱型、脓疱型、浅表肉芽肿/增殖型,其临床表现、皮损部位和合并的疾病各不相同。皮损疼痛,常发生在下肢,尤其是胫前,但也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黏膜和腔口部位。

  坏疽性脓皮病的皮损初起常为一疼痛的丘脓疱疹,周围有红色或紫色硬斑,也可为红色结节,或基底为紫色的大疱。所有这些皮损发生坏死,形成中央浅的或深在性溃疡。溃疡下组织缺损,可露出其下方的筋膜或肌肉。当溃疡充分发展时,基底为脓性,边缘不规则、潜行性,呈青铜色,向周围远心性扩展。从溃疡边缘开始上皮再生,溃疡愈合后遗留筛孔状色素性萎缩性瘢痕。

  坏疽性脓皮病的溃疡数目从一个到多个不等,有时可互相融合,通常发展迅速,但有时炎症轻微和扩展缓慢。

  在合并血液病或由药物引起的患者,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生的血疱或脓疱性皮损,分布广泛,可累及手背部位。其皮损很快发生坏死。通常会伴有发热和毒血症状。在合并炎症性肠病或关节炎的患者,其特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的、缓慢增大的溃疡,基底可见较多的肉芽组织,有时可自行消退。

四种亚型的临床表现

  (1)溃疡型:有溃疡及潜行性边缘。可从周围绕有红晕的炎性脓疱或结节发展而来,也可继发于损伤引起的同形反应(针刺同形反应)。数天后变大,开始形成溃疡。常开始于下肢或躯干,但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合并的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关节炎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2)脓疱型:该型常发生于炎症性肠病的急性加重期,常在炎症性肠病控制后消失。也可与增殖性脓性口腔炎、角层下脓疱性皮病和IgA丙种球蛋白合并存在。发生于正常皮肤上的散在疼痛性脓疱,周围绕以红晕,发生于四肢深侧,可发展为典型的溃疡型。

  (3)大疱型或“不典型”型:常为迅速发生的浅表性出血性大疱,破坏性较经典型小,病变较浅,疼痛也较轻。常位于上肢。具有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炎症性斑块,可发生表皮的浅表糜烂。但其特征是能发生溃疡,愈合留有瘢痕。常伴有潜在的疾病为白血病或真性红细胞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

  (4)增殖型或浅表肉芽肿型:非疼痛性浅表性筛状溃疡,溃疡底部清洁,常无紫色潜行性边缘。常为位于躯干的单发性损害,缓慢进展,损害隆起,有肉芽肿性边缘,经一般治疗可以消退,常不伴有任何潜在的系统疾病。

组织病理

  该病的组织病理因皮损的类型、位置、疹龄及治疗等不同而又不同的表现,且无特异性,但对排除其他的可能病因有帮助。典型表现包括损害中央表皮和真皮的坏死和溃疡,紧接着溃疡周围为密集的急性炎细胞浸润,其外有混合的炎细胞及慢性炎细胞浸润。每种临床亚型有其相应的表现。

  溃疡型:真皮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伴中性粒细胞脓肿的形成;脓疱型有毛囊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角层下脓疱形成;大疱型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表皮内水疱形成;增殖型伴有周围栅栏状组织细胞和巨细胞的肉芽肿性反应。

治疗

  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分型及相伴随的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潜在疾病,如脓疱性损害,治疗潜在的炎症性肠病可获得改善。增殖型对治疗反应好。系统用抗生素有助于控制皮损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在疾病的进行期和糖皮质激素未快速控制症状时,应加用免疫抑制剂。虽然以前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治疗有效,现在倾向于选用环孢素。

(一)系统治疗

1、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病情较严重的急性病例或局部外用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泼尼松40-80mg/d[≥1mg/(kg·d)],症状控制后,可迅速减量。如果用常规剂量无效或其他药物无法控制时,可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单独使用,或帮助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有严重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所以限用于严重的或顽固性病例。药物有环孢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3、氨苯砜

  每日mg-mg口服。尤适用于慢性病例。机制可能是其抗炎作用或改变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有关。

4、其他

  有报道磺胺砒啶、柳氮磺胺吡啶单用或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均有效。有报道沙利度胺、米诺环素、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治疗有效。

(二)局部治疗

  对早期或轻型损害,可选用局部治疗,通常先用生理盐水湿敷外涂抗菌制剂或用软膏或亲水剂辅料封包。亦可用2%色甘酸钠溶液湿敷。外用糖皮质激素效果差。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医院总结古今中医专家经验,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反复论证,成功地研制出一整套治疗白癜风的特色疗法。

  立方古朴,配伍严谨,选料精良,疗效奇特,根据中医理论的精髓,按照补肾养颜,理气养肝,平衡阴阳的原则,达到滋肝补肾、调和气血、疏散风邪、清利湿热、活血化淤、通络散结之目的。

  通过辩证施治,表里兼顾,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治标治本之目的,促使白皮肤恢复正常颜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yfby/9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