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预防
童乐幼儿园温馨提示
亲爱的家长朋友: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了更好的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切实保护我园孩子的身体健康,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内容,以便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好发于春秋季,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幼儿常因为不会表述,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二、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该病传染性很强,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源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此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春末夏初、秋季初冬气温不冷不热的时候比较多见。该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起病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
相同点: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区别: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和臀部通常会有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咽峡部位出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幼儿因为不会准确表达,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三、如何护理和预防?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难度增加。可以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建议及时就医。
怎么护理?
发烧的宝宝可以降温处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应保证宝宝充足睡眠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重要提示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1)日常:
指导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多喝白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室内空气流通;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居家观察期间,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发医院就诊或复诊。
(3)加强消毒:
肠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70℃~-20℃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①紫外线照射: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0.5~1.0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②阳光暴晒消毒: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0.5~1.0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③家长自身也需消毒: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四、我园预防措施(1)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幼儿可能接触的物体表面、场所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2)做好疫情监测。严格落实晨检、每日严格执行缺勤追踪制度,加强对幼儿口腔、手等皮肤疱疹病例筛查;发现口腔疱疹患儿,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3)加强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孩子了解肠道传染病健康知识;帮助幼儿逐步建立健康饮食、卫生防病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经常组织孩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1、凡幼儿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腔疱疹/皮疹幼儿,医院就诊,并告知班主任,若患疱疹性咽峡炎,需居家休息2周,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2、如果确诊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需要休息2周后,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为保证全园每一名孩子的健康,请家长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