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微课堂之IgA肾病小知识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1-8-9 14:36:04   点击数:
 

IgA肾病·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或以IgA沉积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点·

1.发病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女比例约为2∶1。具有发病率较高及地域性分布明显的特点,其中发病率亚洲地区为30%~40%,欧洲为10%~30%,北美约10%,我国约20%~30%。家族性IgAN是IgA肾病的特殊类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或X连锁隐性方式遗传,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

2.症状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的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严重者甚至终末肾;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典型病例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诱因,1~3天后出现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可伴有腹痛、腰痛、肌肉痛或低热,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转为镜下血尿。

镜下观察·

PASM×20

PASM×20示肾小球呈分叶状增生,膜增生样改变,系膜广泛插入,基底膜增厚

PASM×20

肾小球细胞性新月体形成

Masson×10

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及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

病理学表现多种多样,从轻微的系膜增生至弥漫增生性损害伴新月体形成、节段性坏死及广泛性硬化。基本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具体包括:轻系膜增生型、局灶增生型、局灶增生硬化型、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型、膜增生型、新月体型、弥漫性增生硬化型、弥漫性硬化型及复合型。复合型包括IgA肾病合并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病、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等。Masson染色显示系膜区块状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病变基本与肾小球病变一致,包括急性损伤:肾小管颗粒、空泡状变性,管腔扩张、刷毛缘脱落甚至基底膜裸露;肾间质水肿,多少不一的淋巴、单核细胞浸润;慢性损伤:与肾小球硬化区域分布一致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

IgA(+++)在系膜区及节段毛细血管壁团块、颗粒状沉积(免疫荧光×20)

C3(+++)在系膜区、节段毛细血管壁、鲍曼氏囊壁及入球小动脉多部位团块、颗粒状沉积(免疫荧光×20)

鉴别诊断·

01

原发性和继发性IgA肾病在病理上缺乏特征性的鉴别点,主要依赖临床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02

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与非典型膜性肾病,前者免疫荧光IgA在系膜区块状沉积,而IgG沿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后者IgG伴有或不伴有IgA在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及系膜区块状沉积,而且常见明确病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等。

END

资料来源: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儿童疾病

往期回顾

01

|肾母细胞瘤病

02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ystl/93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