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李女士,37岁。因“颈部皮疹23天,双手、背部、双腿皮疹3周”于年3月20日入院。
李女士入院前23天颈部就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有水泡、未化脓,查体显示发热38.2℃,口干、舌苔厚,口腔内有3-5处溃疡,食欲不佳,体重明显下降,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服用维生素B1、抗病毒治疗一个多月,症状仍未减轻。
皮肤多处呈现硬币大小般的水疱,个别有2-3个为血疱及多处红斑,偶尔会瘙痒,全身乏力,手指关节、膝关节经常游走性疼痛。皮损在日光照射下会加重,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结痂。患病期间,总是口干、眼干、有轻微脱发、口腔反复溃疡现象。
发病前患者无接触过敏史,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患者无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既往病史:(腰间盘突出、鼻炎、骨质疏松)
医院检查,疑似“红斑狼疮”,在门诊拿药治疗,予以甲泼尼龙80mg/d,治疗5d,患者双手及颈部仍不断有新发水疱,加用环磷酰胺每周0.9g,应用3次,患者全身水疱有增多迹象,原有水疱未干涸结痂。病情有加重迹象,高热不退。
赵女士,在出现颈部皮疹43,持续发热7天后,速到北医院就诊-检查-治疗。
体检:专科检查:颈部、前胸、双手、背部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和水疱(图1,2),疱壁厚,尼氏征(-),部分水疱破溃。口腔糜烂4-5处米粒大小。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3.32X/L,中性粒细胞0.,淋巴细胞0.,红细胞3.51x/L,血红蛋白97.0g/L,红细胞压积(HCT)0.,血小板86x/L。
生化:尿素氮2.67mmol/L,肌酐43.70umol/L,ALT22.3U/L,AST21.4U/L,总蛋白63.29g/L,ALP54.32U/L,谷胺酰转肽酶(GGT)14.1U/L,ALB28.7g/L。
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MA)mg/L,尿潜血(++),尿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IgGu)mg/L,尿转铁蛋白67.70mg/L,尿a微球蛋白33.20mg/L,尿匕微球蛋白0.97mg/L。尿蛋白定量(24h)为0.g。ESR18.0mm/1h。CRP3.42mg/L。免疫球蛋白IgA3.34g/L,IgG17.47g/L,IgM0.92g/L。C30.11g/L,C40.25g/L。RF11.18U/ml。
ANA滴度阳性,1:颗粒(++++),抗SSA-60抗体强阳性,抗RNP强阳性,抗Sm抗体临界阳性,抗SSA-25抗体临界阳性,抗SSB抗体阳性,抗着丝粒蛋白B(CENP-B)抗体强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
红斑狼疮活动指标AnuAU/ml,抗-C1q抗体U/ml。抗p2糖蛋白I抗体(A-p2-GPI)9.U/ml。
皮肤病理组织检查:表皮下与真皮交界处见大小不一的水疱及红斑,表皮角化过度伴鳞状上皮略增生,基底部个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表皮脱落、糜烂(图3)。
直接面诊专家:公强华主任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疗效:治疗第4天,红斑变浅、水疱缩小,治疗第11天,水疱呈现结痂,颈部红斑水疱逐渐愈合至好转,口腔溃疡愈合后,没再反复出出现。一疗程结束,复查尿蛋白转阴,ESR,CRP正常,后定期门诊随访,每1周激素减5?10mg,未见新发红斑、水疱,目前激素用量为泼尼松15mg/d,病情控制良好。
温馨提示:该病需与多种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相鉴别,如大疱性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疱疹样皮炎等。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