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小课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2-8-17 19:07:32   点击数:
 

大家好,马上就要到五一黄金周啦,撒花

这周一的小课堂,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一起看看吧~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是一种DNA病毒,有两种血清型:HSV-1和HSV-2。眼部多为HSV-1型感染。

HSV感染分为原发和复发两种。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接触过HSV,人群HSV-1血清阳性率为50%~90%,大部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原发感染后,HSV潜伏在三叉神经节。近来从无复发感染征象的慢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移植片中培养出了HSV,提示人角膜亦是HSV的潜伏场所。

复发性HSV感染由潜伏病毒再活化所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活化的病毒沿神经轴突逆行到眼表或角膜上皮细胞,引起HSV复发感染。有证据表明,活化的HSV还可感染眼前节组织如虹膜、小梁网。

临床表现原发性疱疹病毒感染

常见于幼儿,有全身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唇部或皮肤疱疹有自限性,眼部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假膜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疱疹,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不到10%的患者出现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

复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发热、疲劳、紫外线照射、外伤精神压力、月经以及一些免疫缺陷病,可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复发。多为单侧。包括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非坏死性和坏死性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等。常见症状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

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

HSV引起的角膜炎在早期可为点状、卫星灶、丝状,但1-2天后多发展为树枝状角膜溃疡,是HSV角膜溃疡最常见的形式。溃疡形态似树枝状线性,边缘呈羽毛状,末端球状膨大,荧光素染色后更易观察。进展期时,HSV沿树枝状病灶呈离心性向周边及基质层扩张,形成地图状溃疡,角膜敏感性下降。

大多数患者的角膜上皮炎持续3周左右自行消退。引起的上皮下混浊位于上皮缺损下方,范围稍大,位置表浅,多在1年左右消失。

A.角膜卫星灶;B.荧光素染色下的树枝状溃疡;C.玫瑰红染色下的树枝状溃疡边缘;D.地图状溃疡(图源:KanskisClinicalOphthalmology,EighthEdition)

角膜基质炎:

是引起视力障碍的一种复发性HSK。几乎所有角膜基质炎患者都同时或以前患有角膜上皮炎。单纯疱疹病毒眼病的复发与是否发生角膜基质炎密切相关。分为非坏死性和坏死性。

(1)非坏死性角膜基质炎:盘状角膜炎最常见,由角膜基质和内皮对病毒的抗原免疫反应引起,免疫功能好的患者病情有自限性,持续数周或数月后消退。角膜中央基质盘状水肿,不伴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后弹力层可有褶皱。伴发前葡萄膜炎时,在水肿区域角膜内皮面出现沉积物。

(2)坏死性角膜基质炎:表现为角膜基质内单个/多个黄白色坏死浸润灶。常诱发基质层新生血管,从角膜周边伸向中央基质。坏死性基质炎可使角膜出现溃疡、变薄甚至穿孔。

盘状角膜炎。A.角膜上皮和基质水肿,伴后弹力层褶皱;B.角膜内皮面沉积物;C.基质深层的免疫环(Wesselyring),D.反复复发病例(图源:KanskisClinicalOphthalmology,EighthEdition)

坏死性角膜基质炎(图源:KanskisClinicalOphthalmology,EighthEdition)

诊断

根据病史、角膜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等可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角膜上皮刮片发现多核巨细胞,角膜病灶分离到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病毒抗原等。PCR可检测角膜、房水、玻璃体内、泪液中的病毒DNA。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抑制病毒在角膜内复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

可行清创术刮除树枝状角膜炎的病灶区上皮,加压包扎,多在72h内修复缺损,联合抗病毒药物可加速上皮愈合。

已穿孔的病例可行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但手术宜在静止期进行,术后局部使用激素,同时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

参考文献

眼科学_8年制第3版_葛坚,王宁利

KanskisClinicalOphthalmology,EighthEditio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