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由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持续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2、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3、而长期代谢紊乱可引起包括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多系统损害,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4、WHO将糖尿病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β细胞破坏)、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性和胰岛素作用不足)、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含八类,数十种类型)。5、病因、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阐明,一般认为: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所致的综合征。与遗传(1型糖尿病与某些特殊HLA类型有关)、自身免疫、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及饮食等)有关。
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常见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临床标准常见功能障碍1、生理功能障碍:糖尿病病程较长,如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可导致眼、肾、心、脑及血管和神经的慢性并发症,使这些组织器官发生功能障碍。
2、心理功能障碍: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饮食控制、运动调节及频繁血糖测试及胰岛素注射,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并加重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对于失明、脑梗、截肢等严重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负担。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抑郁等。
3、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对于糖尿病未发生并发症时,由于乏力、易疲劳等,患者ADL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若发生急慢性并发症时,则其ADL将严重受限。
4、参与能力受限: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所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心理障碍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劳动、就业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康复功能评估1、生理功能评定:包括胰岛功能评定、糖尿病慢性病变评定(后述)及糖尿病康复疗效评定(包括血糖、HbA1c%、血压、血脂及BMI的评估)三部分。
2、运动能力评估:年龄>40岁、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或有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者,都必须进行运动耐力试验。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负荷能力及身体运动耐力,保证康复治疗的安全性[SieverdesJC,SuiX,LeeDC,etal.Physicalactivity,cardiorespiratoryfitnessandtheincidenceoftype2diabetesinaprospectivestudyofmen[J].BrJSportsMed,,44:-].而心电运动试验是最常见的运动耐力评估方式,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来判断心、肺、骨骼肌的储备功能(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指导我们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强度。
3、生活方式调查包括生活起居习惯调查、饮食营养分析以及活动热卡消耗评估三个方面,目的是寻找与糖尿病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为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处方提供依据。[孟殿怀,江钟立,张勤.糖尿病/肥胖综合评估与康复处方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8(5):-.]
4、心理功能评定: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改变,一般是对疾病的有关知识缺乏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一般采用相应的量表进行评估,如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症状自评量表(SCL-9)等。
5、日常生活活动评定:糖尿病患者躯体ADL评定多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高级ADL(包括认知和社会交流能力)的评估可采用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
6、参与能力评定:主要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劳动力评定和职业评定。
康复治疗原则1、坚持早期诊治、综合治疗、个体化方案及持之以恒的原则;
2、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步骤和方法,循序渐进的改善功能障碍。
3、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由于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为达到控制血糖,纠正各种代谢紊乱,消除临床症状,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可以参与正常的社会劳动和社交活动,临床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即“五驾马车”理论。而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我们要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实施安全、有效的运动指导和康复教育等手段,确保患者功能障碍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从而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升华,最终使患者能顺利融入家庭、融入社会。
本期编辑:June
本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