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来了,
我们预防在行动!
目前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多发季节。在此特向大家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一般知识和预防措施,家园共防,一起呵护孩子的健康!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和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以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的婴幼儿期常见传染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
手足口病的区别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由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如何阻止手足口病和
疱疹性咽峡炎的侵犯
尽管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传染性,我们大可不必对此惊慌失措,只要我们提前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家园共同合作,定能守护幼儿健康。
加强晨午检查及全日观察
每天坚持做好晨检、午检、离园检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以防疫情扩散,并对缺勤的幼儿进行登记、了解幼儿的缺勤情况,对病假的幼儿进行病因追踪并登记幼儿的健康情况。孩子每天早上进园前,都要接受保健医生的晨间检查,保健医生会手拿小型手电筒,重点检查孩子的口腔、手心、腿部等部位是否有小红点,一旦发现孩子身上有疑似小红点,就会建议家长带幼儿回家医院进行就诊,因为我们要对每位幼儿的健康负责,所以请家长朋友们理解和配合!加强消毒
坚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保育老师每天都会消毒幼儿能接触的各种物品,如积木、玩具、器械等,对于不易清洗的物品(如图书等)进行阳光曝晒消毒,离园后全园进行紫外线消毒,做好传染病扩散的防控工作。
年10月30日,永平社区服务中心派医生来我园进行班级及全园的清洁消毒工作。10月31日,我园组织后勤对班级及全园的大环境,卫生死角进行终末清洁消毒。我们将全力保障每一个名幼儿的健康与安全。加强幼儿良好
卫生习惯养成
因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所致,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平时提醒幼儿多喝白开水,勤洗手。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要保证幼儿2小时运动量,鼓励孩子多锻炼,增强抵抗力。
那我们在家里
可以做些什么呢?
1
2
3
4
5
6
1.在家里,我们也需要以身作则和幼儿一样养成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洗手的习惯,把病菌阻拦在外。
2.多喝开水,能将体内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3.病菌容易在一些物品上滋生,因此把家里的物品特别是被褥、毛绒玩具等,拿到太阳底下进行曝晒进行消毒。
4.家里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在日常的饮食中,尽量避免幼儿食用过凉、过油、过甜的食物,以免加重孩子胃肠负担,降低孩子抵抗力。加强幼儿日常的体育运动,能有效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6.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为幼儿与患者人群提供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此,尽量避免让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温馨提示
发现幼儿有发烧、皮疹、感冒等症状,医院就诊,发现幼儿患有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要及时通知班主任老师,并要居家隔离两周,医院开具返园证明才能复课。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在短期时间内能治愈,但是短时间内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要让幼儿与患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接触、玩耍。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幼儿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