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其它疾病症状及保护措施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沾染率很高。主要产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点。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份,呈向心性散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出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化进程,脱症后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产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岁的儿童,潜伏期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疲倦等先驱症状。在病发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成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散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产生,因此丘疹、水疱和结痂常常同时存在,病程经过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构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产生水痘,因两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沾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病发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病发。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病发可毕生免疫。
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产生水痘,但少见。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病发的危险性。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初期运用丙种球蛋白(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下降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腮腺炎
腮腺炎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期病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沾染。易感人群为岁的儿童。全年都可病发,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患儿可先有发热、疲倦、肌肉酸痛及结膜炎、咽炎症状,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肿大。通常先起于一侧,1~2天后波及对侧。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边沿不太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进食时疼痛加重。颊内侧腮腺导管口有时可见红肿。腮腺肿大约4~5天后开始逐步消弱,全病程约7~12天。部份患儿唯一颌下腺、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部份患儿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和心肌炎而出现相应症状。流行性腮腺炎多数无先驱症状,起病大多较急,发热38℃-40℃、畏寒、头痛、咽痛、食欲消退、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腮腺肿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可一侧先肿,也可两侧同时肿胀,腮腺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品时愈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炽热,但多不红。腮腺肿大多于48小时达高峰,延续4—5日逐步消弱而恢复正常。
腮腺炎的防治:
(1)管理传染源初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弱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2)被动免疫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容易推行。(3)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和对鸡蛋白过敏者。近些年国外报导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下降了腮腺炎的发病率,但疫苗而至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发高度重视。有预防疫苗。在12-15个月时注射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中就含腮腺炎疫苗。最好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怀孕妇女,那些有蛋类过敏者是不是可以接种疫苗须由医生决定。(4)药物预防采取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逐日1剂,连续6天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白癜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