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病前没有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微症状。本病在夏季多发,预后凶险,死亡率超过50%,远远高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诱发因素
1、应激状态:急性感染急性肠胃炎、外伤、手术、急性心脑卒中、消化道出血等应激因素,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
2、进水不足:所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进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进水不足。
3、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使用利尿剂等。
4、摄糖过高:老年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误输入大量葡萄糖或饮用大量甜饮料,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5、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
二、临床特点
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余约2/3的在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症糖尿病史。“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早期一般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加重以及明显的脱水体征(如皮肤干燥、眼球内陷、脉搏细速等),然后逐渐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神志不清直至进入昏迷状态(但并非所有病人均发生昏迷),常伴有局限性抽搐,偏瘫,偏盲,失语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
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的是,此类患者发病时尿酮体往往呈阴性或弱阳性,但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往往很高,脱水严重。
三、并发症
本病若诊治不及时,病情进行性加重,可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心衰,肾衰,呼衰,应激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脑水肿,脑血管意外,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这些事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多发生于昏迷的患者。
四、诊断依据
血浆渗透压和血糖显著升高时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两大主要特征。具体诊断依据是:1、中老年人,临床上伴有明显的脱水和意识衰竭;2、血浆渗透压≥mOsm/L(注:正常人血浆渗透压在~mOsm/L);3、血糖≥33.3mmol/L(mg/dL);4、尿糖(++++)、尿酮体阴性或可以阴性。
这种病之所以“血糖很高但却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这种病人体内尚有一定量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可以抑制酮体的大量产生,但还不足以对抗各种诱因导致的血糖升高。
五、预防
高渗性昏迷虽然凶险,但却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首先,平时要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性,经常进行自我检测,及早发现糖尿病。一旦确诊有糖尿病,就要积极地治疗,确保学堂得到良好控制;
其次,一定不要限制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摄入,防止脱水和血液浓缩,但不要喝含糖饮料(发生低血糖时除外);
第三,对发生于老年人的各种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及外伤,一定要积极治疗,一方诱发本病;
第四,因某种疾病就以接受输液时应先查血糖,看看究竟有无糖尿病;
第五,老年糖尿病人应慎用可使血糖升高的药物,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等;
第六,一旦病人糖尿病症状加重或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须立即就诊检查,并给予正规治疗。
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