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到来,春天也已到了尾声!
在这个春天的尾巴里,
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让你有个健康好身体!
一四月气候特点四月是春季最后的阶段,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
清明在节气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义,自古以来,这一天便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清明又称“踏青节”,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古代称:“雨生百谷”,说明此节气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
四月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开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这时候花粉过敏的人们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应该加以预防。
此季节还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所以应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传染病是这一时期的关键。
二四月吃什么好菠菜
春季食补应以养肝护肝为先。在众多的蔬菜中,菠菜的养肝效果就很好。菠菜是餐桌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不过,春天的菠菜根红叶绿,相比其他季节“体格”更小更鲜嫩,入口就能感觉到那一份柔软。
要强调的是,菠菜含有草酸,草酸与钙结合易形成草酸钙结晶,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菠菜最好不要与含钙丰富的豆类等食物同食,应该尽可能与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同食,并用沸水焯下为宜,防止结石。
韭菜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韭菜味甘、辛、性温,有着发汗解表、补肝养阳、升阳祛阴散寒等功效。中医养生讲究顺其自然,不违时令,韭菜原本是春天的时令蔬菜,时下正值春季,正是食用韭菜的黄金时期。不过吃韭菜也有几项禁忌,并非人人适宜。韭菜属于辛温助热之品,吃多了容易上火,消化不良,因此口舌生疮、阴虚火盛、胃肠虚弱、有眼疾的人不宜食用韭菜。韭菜不应生食;另外,隔夜的熟韭菜也不宜再吃。
芹菜春天雨水多,芹菜长得梗嫩叶鲜,味道最是香脆。芹菜富含视黄醇以及钾、钠、钙、磷等成分。春天阳气上升,更容易肝火旺盛,人很容上火,出现便秘,而芹菜含有非常丰富的纤维素,对降低血压、改善便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春季养生吃芹菜降火。
《本草汇言》载:“脾胃虚弱,中气寒乏者禁食之。”由于芹菜性凉质滑,故脾胃虚寒,腹痛腹泻者不宜多食。芹菜有降血压作用,血压偏低者不宜多食。
荠菜
芥菜是春天时令的蔬菜,这种蔬菜不仅富含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还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营养非常丰富,而且味道甘美。在中医上荠菜还有防治春季常见病的作用。因此,春季的早上或者晚上喝一点芥菜粥,实在是一种口味的享受也是健康的选择。
吃荠菜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市场上选购轧棵的质量差。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制作食疗方时,不应摘除。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最后建议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三推荐食谱山楂枸杞焖兔肉
用料:山楂、山药各30克,枸杞子15克,兔肉克,红枣4个。
制法:红枣去核,兔肉切块,用开水脱去血水。诸料共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煲2~3小时,调味。
功用: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山药健脾益肾,山楂活血化瘀,红枣健脾益血,兔肉补益中气。
此款食疗方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低脂肪、低胆固醇,有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作用。
四四月如何养生1、男士:养生重在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
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
因此,春季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2、女士:换衣不宜过早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
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
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
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3、老人: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老年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
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4、孕妇:悲伤莫要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
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准妈妈们更应控制情绪。
另外,春季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
因此,清明前后准妈妈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5、特殊人群:防高血压复发
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
还应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致血压升高等。
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
五四月注意事项1、踏青提防光过敏
春天是外出踏青旅游的旺季,据调查,人群中约有30%的人会对紫外线产生过敏,其中春天人体对紫外线敏感性最高。
光过敏是紫外线照射后,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或大疱性皮疹,会伴有灼热和痒痛感。
春天的光过敏问题更要引起重视,因为春天的紫外线看上去并不强烈,因此许多女性出门都不用隔离霜、防晒霜,其实春天属于光过敏的高发期。
另外吃了含有光过敏性物质的食物,如菠菜、荠菜、芹菜、莴苣、马兰头等,出门后,便容易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的情况。
以上含有光过敏性物质的食物最好选在晚上吃,也不要餐餐都吃。本来就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应避免吃这些食物。
2、赏花需防花粉过敏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
专家指出,要预防花粉过敏,首先应尽量躲避花粉,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吸入致敏花粉。
利用好天气时将屋内屋外打扫一遍,遇干热或大风的天气,可关闭门窗或加挂窗帘。
如果天气许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换床罩、被单,注意身体清洁,将残留在皮肤、头发上的花粉彻底清除,以阻挡或减少花粉入侵屋内。
出外赏花的人们,最好避开花粉高峰时段,出门前30分钟先服用抗敏药物,且最好能随身携带口罩备用,并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直接与过敏原接触,以减少花粉侵入。
注:图文来源大众养生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吃喝玩乐模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