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这6类皮肤病变,你要警惕

文章来源:大疱病   发布时间:2021-8-12 11:31:47   点击数:
 有些人的皮肤对外环境十分敏感,气温略有改变时皮肤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事实上皮肤变差有很多原因,例如某些器官的病变,其中包括令人不寒而栗的“沉默杀手”——糖尿病。据统计,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损害,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于糖尿病的各个时期,若处理不当,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六类常见的糖尿病皮肤病变

01

皮肤瘙痒

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腰背、外阴、肛门等部位,夜晚及天气干燥时,症状更为明显。据统计,目前皮肤瘙痒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发生率达7-43%。治疗:积极控制血糖;瘙痒时尽量不要使劲抓挠,使用良邦液体敷料缓解。

02

皮肤偏红

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易发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临床表现。由于血管基底膜玻璃样黏多糖聚积,使血管弹性下降,可能是发红的原因。临床表现为面部呈红玫瑰色,有时手足也可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不伴发热及血沉增快或白细胞增多。对诊断糖尿病有帮助,糖尿病得到控制后可恢复正常。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遵医嘱服用改善循环的药物。

03

糖尿病性皮疹

为糖尿病的特征性皮损,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常在双侧胫前出现红斑、丘疹,大小、数目不等,群集或散在分布。发展缓慢,随后皮疹表面出现鳞屑,最后局部皮肤出现萎缩或色素沉着,患者无自觉症状。治疗:积极控制血糖。

04

糖尿病性水疱病

这是糖尿病人少见但有特征性的皮肤病变,通常发生在重度糖尿病且伴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发病前常无明显诱因,突然在四肢肢端出现水疱,直径0.5~10厘米不等,疱壁紧张,菲薄透明,疱液清亮,类似烫伤的水疱,无疼痛等自觉症状,1~2周后水疱自行消失,不留痕迹。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局部处理,必要时须全身治疗。

05

黑棘皮病

指皮肤褶皱部位颜色加深、以天鹅绒样增生的皮肤疾病。黑棘皮病患者皮肤常呈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干燥、粗糙,随病情发展,皮肤逐渐变得粗厚,皮纹增宽加深,表面有乳头状或疣状结节。较多见于颈、腋窝、股腹沟、肚脐窝等处。治疗:控制好体重,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可一定程度缓解病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选择局部外用药膏缓解病情。

06

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较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相应增高,为真菌、细菌、病毒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统计,有1/3的糖尿病病人有并发皮肤感染症状。①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生于间擦部位(腋窝、趾间、腹股沟)的红癣。②常见的真菌感染有手足癣、股癣、体癣等。③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带状疱疹,后继极可能加重皮肤瘙痒症状。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根据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的首要治疗是控制好血糖,血糖控制平稳是治疗的关键。在大多数情况下,已出现的皮肤病变可在血糖控制好后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是完全消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bao88.com/ystl/93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